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民事案件送达问题

来源:网络

在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对民事诉讼文书的及时准确送达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进度。在司法实践中,因为当事人提供的地址不符、拒绝签收法律文件等,导致送达环节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办案效率。那么,民事案件送达问题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相信好多人是不清楚的,同时也是比较关心的,那么接下来,若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件,对相关内容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阅读若悠网小编带来的下面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民事案件送达问题

1、邮寄送达作用有限

目前法院对诉讼文书送达的首要方式是邮寄送达。由于邮政人员身份的限制,如果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邮政人员无法邀请有关组织或单位代表见证进行留置送达。此外,常出现未核实受送达人身份,将诉讼文书送达给非受送达人的情况,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2、直接送达签收难。

涉诉当事人不愿签收法律文书,为逃避法律责任,被告总是千方百计躲避送达。

3、留置送达见证难。

留置送达的送达回证上除了承办法官和书记员签名外,很少有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签名。

4、没有严格适用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的前提必须具备两个选择前提条件:一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二是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方式无法送达。审判实践中,一般采取邮寄送达或者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诉讼文书的方式送达,一旦不知道当事人联系方式或者邮件被退回,即采取公告方式送达。

5、邮寄送达的退还邮件没有附卷。

从申诉、再审案件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时有退还邮件不在卷中的现象。

二、解决送达难的对策具备包括什么

民事送达程序中出现的问题,妨碍了人民法院诉讼程序的进行,不利于法院及时公正的审理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笔者建议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放宽对送达地点的限制

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应对送达地点限制的过死,除了当事人的住所外,当事人的居所、工作场所,以及法人的营业所、事务所都可以成为送达地点,即以能找到当事人的场所为标准规定送达地点。另外,笔者建议通过立法确立随时送达制度,即除了上述场所,随时遇见受送达人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送达地点。

2、适当扩大签收人的范围

对于公民的送达,如果在住所地不能遇见受送达人的,可以交给有相当识别能力的同居人或其雇用的人签收。另外,在征得受送达人的邻居、房主或出租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由他们签收,同时制作送达通知粘贴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地,告知受送达人文书已经送交的情况、文书的性质、文书所交之人的有关情况,送达的法律效果等等,并在送达回证中记明。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送达,除了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以及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外,可以由办公地点的其他有辨别能力的职员或雇员签收。

3、拓展新型、现代化的送达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我国原有的送达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满足提高司法效率的要求。目前,由于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已日益普及,采用现代化送达方式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由此可见,在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方式上,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多种。针对送达难的情况,法院应该放宽对送达地点的限制、对于签收人的范围给予适当扩大,并且可以在送达方式上进行创新。通过有效措施,将民事诉讼上诉文书准确的送到当事人手中,对维护当事人权益也十分重要。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若悠网进行在线律师咨询,我们会针对您的问题及时解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