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关于法院传票,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来源:网络

很多人知道法院传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您对传票的相关知识了解多少呢?为了解答您心中的疑惑,华律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法院传票的相关知识,为您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怎么分辨“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真假?

接到“传票”首先要判断“真假”,“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骗局不少,以致于有媒体告诉大家“凡是自称是公检法打来的电话都是骗子,千万别接!”可这么说公检法就不干啊“你还让我们打电话不?”

都是自称法院打来的电话,谁真谁假?其实这个分辨起来很简单!

1、语音电话通知传票的是骗子!

打来的诈骗电话通常是先语音提示,然后按9之类转到人工服务。其实法院打来电话通知领取传票,从头到尾都是人工的。所以碰到语音电话通知传票,肯定是骗子,你就挂了吧!

2、不了解你情况,让你自报家门的电话肯定是骗子。

法官通知被告领取传票,肯定是有人起诉了。法官会首先核实被告的名称并大致告知涉案情况,比如“你是张三吗?”“李四因为和你和合同纠纷到法院起诉了,请你什么时间到某某法院某某法庭找某某法官领取传票”。这是法院通知时大致内容。

如果主动给你打电话的“法官”就说你被起诉了,然后让你自己报姓名说需要根据你报的姓名才能查一些你的涉案情况,那肯定是骗子。

3、注意电话号码分辨骗子!

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法官通常是用法院的固定电话通知领取传票,通常不会用手机来联系你,更不会出现电脑虚拟号码。

4、高级骗子来袭,掌握关键来防范!

当然,骗子的骗术也在升级换代,一些精准诈骗的骗局,骗子可能事先知道你的准确身份信息,甚至知道你刚刚买了房、买了车之类的行为。并根据这些行为设定骗局,甚至用改号软件增加迷惑性。

但没关系,杨文战律师告诉您关键:如果是法院送传票,通知的内容一般仅限于前面第2条所述的内容,不会要你提供银行卡信息,也不会要求你配合转账,只会通知你去法院。掌握这个关键,就不会上当!

二、法院会通过什么方式送达传票?

法律规定的传票送达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话送达、司法快递送达、上门送达、公告送达。

当然,法院在第一次发送传票给被告时,通常会先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书面传票。

1、接到真的电话传票该怎么办?

接到法院电话通知,在分辨真假的情况下,当事人应该记下法官或书记员姓名、电话、法院内具体领取传票的地点,并确认具体的领取时间等。

一定确认清楚领取地址,比如北京东城、西城法院都分南北区,其它法院虽然不分南北区,但也有不少派出法庭,问清楚准确地址以免白跑。

如法官通知领取传票的时间不太方便,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同法官协商调整领取时间。

2、接到电话通知不理睬是什么后果?

法院如果电话通知不到被告,或者虽然通知到了但被告不来领取,法院会通过司法快递送达传票、或者上门送达传票等方式送达。

按法律规定在传票未合法送达前,案件不能审理。有人说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躲出去不领取传票,让法院没法审理?以杨律师的观点来看,被告没必要因此故意不配合、给传票送达设置障碍。

因为按上述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法院是可能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公告期到达后,无论被告是否实际收取传票,法院都可以缺席审理判决了。拒绝领取传票最多能起到拖延一定时间的作用,没有特别理由意义不大。

三、到法院领取传票要注意哪些事?

1、案子还没审呢,别跟法官闹情绪。

有人接到法院传票就开始闹情绪,“原告起诉没道理、说的都是假话,你们法院为什么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绝领取传票、拒绝开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诉,不代表认可原告的诉求,一切是非对错得审了再说。所以,在领取传票这个阶段没必要折腾,回来准备证据是正事!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拒绝配合,导致没参加诉讼,丧失了抗辩权和举证的机会,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

2、开庭时间不合适,可以商量调整。

法官首次通知领取传票,有时不定开庭时间,只给诉状和相关资料。但也有不少会直接确定开庭时间并发放开庭传票的。

原告起诉时就已经做了准备,而被告可能需要准备证据、组织材料。所以,如果法院定的开庭时间比较短,被告觉得紧张,可以同法官协商调整时间。至少按《民诉法》规定,被告在领取传票后可以有15天的答辩期,所以如果被告要求,首次开庭时间至少可以争取在15天后。

特别提示:到法院领取传票时可能有一堆文件要签署,如果有后面这两样文件,要特别重视!

3、《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地址一定要准确

《送达地址确认书》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杨文战律师提醒您:如果法院要你签这份文件,一定要保证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准确。

因为将来法院发送传票、判决等文件,可能会按你提供的这个地址快递送达,如果因为提供的地址不对或我无人接收导致文件无法送达,法院可视为已经送达。

因为地址错误而错过开庭、上诉的机会可能会导致有理没地方说!

4、如有《举证通知书》,应注意按通知上的时间举证。

关于举证,大多数案件是可以在开庭时当庭举证,如果开庭时觉得还有其它证据,还可以要求下次开庭再举证。

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举证通知书》,那就不一样了,请特别注意举证通知书上的时间限制,应该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内向法院提供证据。

<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