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如何给再审法官写材料

来源:网络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来说当事人如果对法院的审理结果持有异议的话,可以向更高一级的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法院再次审理。再审是需要提交材料的,那么如何给再审法官写材料呢?若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再审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再审申请书。(当事人的人数再加一份,自身也算在内。比如原告、被告、第三人各一个,就要交3+1份,即四份。这是最近更改的要求,请格外注意。都必须是原件。)

2、一审生效裁判文书。(一份,复印件即可。)

3、二审生效裁判文书。(一份,复印件即可。)

4、再审生效裁判文书。(如果有的话就提交。一份,复印件即可。)

5、申请人身份证明。(适用于申请人是自然人的情况。如果当事人亲自去办,就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并带原件让法官核对;如果是委托律师办理,则当事人只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法官核实律师证原件即可。)

6、营业执照。(适用于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单位的情况。一份,复印件盖公司公章。)

7、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适用于申请人是法人的情况。一份,要求原件。该证明写法:“XXX在我单位担任XX职务,是我单位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盖上单位公章。注意:法定代表人只有董事长和经理可以担任,因此,该证明的职务只能填董事长或经理。有些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可能只是挂名,在工商局备案是董事长,实际可能不担任任何职务或者担任财务会计人员的职务,此时可不能填“会计”之类的。)

8、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适用于申请人是非法人单位的情况,比如合伙企业。一份,要求原件。内容与上述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相似。)

9、授权委托书。(一份,要求原件。)

10、代理人身份证明。(要求公民代理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律师代理人提供律师证复印件一份。请带上身份证原件或者律师证原件,让法官核实。)

11、律师事务所函。(适用于律师代理的情况。一份,要求原件。)

12、支持申请再审事由的有关证据。(一套,复印件即可。)

13、提供光盘。(提供再审申请书、一审裁判文书、二审裁判文书的电子文档,要求2003版WORD格式,一份,须制作成光盘。如果存在重审的情况,发回重审的裁定,重审判决书等也要制作成电子文档。)

特别提示:以上材料按上述顺序排列整理好即可(否则法官还得让你重新按该顺序排列整理),这样可以直接交给法官。因为我写的上述材料项目及排列顺序都是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材料收取清单》列明的。

另外,不要将一审、二审裁判文书装订在证据材料册子里(因为一二审裁判文书需要按照我上面写的顺序单列的),否则,遇到要求严格的法官可能会让你拆开。如果一定要将裁判文书作为证据使用,那就在证据材料之外再多准备一份裁判文书。

二、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办案时间方面注意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接待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全天接待

上午8:00至11:30;下午13:30至16:30

星期三最高院立案庭全体参加学习,不接待当事人,所以星期三别去,否则白跑一趟。

还有,尽量不要在星期五下午去。有时可能人太多或者法官临时有其他公事,你不得不等到下星期一再去。

三、如何写再审申请书心得:

根据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裁判的依据来寻找突破口

a、比如原二审判决依据的是一审调解书赠与内容,这时候你的突破口应该是一审调解书之后发生的相关法律事实如买卖合同,根据合同法186条和187条赠与撤销权,赠与相关手续办理等。如果只盯住调解书内容错误,那么再审将会被刁难,需要你撤销调解书后再进行这道工序。

b、如果申请再审的本来就是调解书内容,应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寻找调解书本身的漏洞。

在写再审申请书时,事实本来就已经清楚,无须多余赘述,主要是找错误点,比如法律适用错误点,事实认定错误点,分条写出来即可。

当事人或案外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申请书副本。作出生效判决的案件,应当先向当地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再审结果不服,可以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

综上所述,对于当事人来说,法律是给予了很多权利的,如果对法院的判决不认可,当事人有上诉再审的权利。但是上诉再审的材料一定要准备好。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还有问题,欢迎到若悠网进行在线法律咨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