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司法鉴定人成为被告对鉴定有影响吗,鉴定通则是什么

来源:网络

当法院处理案件时候,需要对事件的某个环节进行鉴定,那么就会请国家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司法鉴定人不是司法工作人员,换句话说,司法鉴定人员是省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的,具有某个鉴定机构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受到法律规范的。如果司法鉴定人成为被告对鉴定有影响吗,特别是那些司法人员成为被告的特别关心的问题,或者说鉴定通则是什么,下面若悠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一一解答。

司法鉴定人成为被告对鉴定有影响吗

司法鉴定的结果是不会因为被告和原告的关系改变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认为鉴定的结果不正确的话,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鉴定通则是什么

现行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以下简称原《通则》)自2007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改革举措对司法鉴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修改后的三大诉讼法对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人的确定以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随着司法鉴定工作不断发展,司法鉴定执业活动中出现了重复鉴定较多、因鉴定程序问题提起投诉较多等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

《通则》修订版共六章50条,新增10条。主要修改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司法鉴定程序。优化司法鉴定程序、规范鉴定执业行为是提高鉴定质量和鉴定公信力的关键。为保证司法鉴定活动规范有序开展,《通则》修订版明确规定了司法鉴定人回避的具体情形,严格鉴定人到现场提取检材的程序要求,完善了鉴定标准、重新鉴定、终止鉴定的规定。

二、进一步健全司法鉴定防错纠错机制。《通则》修订版强调,补充鉴定应当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提高了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人资质条件,规定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人中至少有一名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完善了专家参加咨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鉴定机构对鉴定人的内部监督,明确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对鉴定程序和鉴定意见进行复核。

三、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文书规范。根据鉴定实践的需要,《通则》修订版对鉴定文书的种类、内容、出具等作了进一步完善。《通则》修订版明确,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并对司法鉴定委托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强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统一的文本格式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增加了对有瑕疵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进行补正的条件和补正措施。

四、进一步规范鉴定机构与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司法鉴定投诉案件数量较多,个别诉讼当事人影响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正常执业等现象,《通则》修订版规定,司法鉴定人不得违反规定会见诉讼当事人或其委托的人,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从制度上保障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鉴定活动不受干扰,保障鉴定活动合法、公正。

五、对鉴定人出庭作证作了规范。为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三大诉讼法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有关规定,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新增加“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一章作为第五章,明确规定司法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必须遵守诉讼程序和法庭规则,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支持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等。

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  

(三)委托鉴定的要求;  

(四)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的简要情况;  

(五)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  

(六)鉴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  

(七)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因鉴定需要耗尽或者可能损坏检材的,或者在鉴定完成后无法完整退还检材的,应当事先向委托人讲明,征得其同意或者认可,并在协议书中载明。  

在进行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变更协议书内容的,应当由协议双方协商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司法鉴定人成为被告对鉴定有影响吗,司法鉴定的结果不会因被告和原告是谁而改变。鉴定通则是司法鉴定通则,内容包括了六章五十条,第一章是总则,就是阐述了一些规范与管理,第二章是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即包括委托提供的个人信息和材料,也包括受理的程序和一些规范。第三章是关于司法鉴定的实施,包括了一些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四章是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就是个人对结果的明确与了解,并且签字,如有疑问可以申请再次审核。第五章就是关于司法鉴定人的出庭作证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若悠网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解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