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未成年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处理?

来源:网络

一、未成年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处理

未成年人没有经济赔偿能力的,由其父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也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刑法》第36条第1款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当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二、故意毁坏财物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样的

构成犯罪的追诉标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1、客体要件

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客体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但是,行为人故意毁坏本法另有规定的特定财产,危害其他物要件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理。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是破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利用焚烧、粉碎等方法使物品失去价值或者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一件物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的部分损失。破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断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作为刑法特别规定第二章中的相关罪名处罚。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必须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重要物品损坏严重,销毁手段特别恶劣;毁坏急需的货物造成严重后果;卑鄙的动机,陷害人的企图等等。

3、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主观上,本罪是故意。犯罪的目的不是非法取得财产,而是破坏财产,这就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图利罪的根本区别。犯罪有各种各样的动机,通常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嫉妒。除本法特别规定外,火灾、过失断水、过失爆炸、过失损坏车辆、运输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按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过失毁坏公私财物不构成犯罪,但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未成年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处理上文中已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只要有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行为就需要承担起赔偿责任,对于未成年人就需要由监护人进行管教,同时由监护人来给予赔偿,所以,不同的情形会做出不同的处理。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