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口头辞退怎么劳动仲裁?

来源:网络

当你遇到用人单位突然以口头形式宣布辞退你时,不要惊慌失措!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些小技巧来保护自身权益。

首先,拿起你的手机,将音频录制功能打开,把你与结果的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对话无遗漏地记录下来。

当面临劳动仲裁时,你只要拿出这份纪录,并将之呈现在仲裁委面前,一旦获得仲裁委的认可,那么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照规定向你付出相应的赔偿金!

首先,请前往所在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就是原来的劳动局)内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办理立案手续时,你需要带上以下文件:两份仲裁申请书、一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证据的复印件和证据清单各两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正在北京工作的话,你无需提供这个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提交好这些资料后,大约五个工作日之内,仲裁委便会给你立案,之后会给你和你的雇主提供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将举行开庭审理,最后我们会尝试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但如果调解失败,仲裁委员会将会发出裁决书;整个劳动仲裁程序约为六十天内完成;若你对裁决书有任何异议,可直接上诉至法院。

在此,我们还想提醒您,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你完全没有必要暂停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你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寻找符合心意的工作岗位,而不是被迫闲赋在家中等待仲裁结果。

这就是我们对你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仲裁书下来怎么办

一、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后,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查询用人单位签收裁决书的时间。

二、到当地法院查询用人单位有没有起诉。

三、没有起诉的话,裁决生效。

四、对于生效裁决,在裁决裁定的对方的履行期间等候对方主动履行,也可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其履行。

五、在履行期满后,用人单位还未主动支付的,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不服劳动仲裁怎么办

具体方法是: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对转让口头辞退怎么劳动仲裁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