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全国法定节假日规定有哪些?

来源:网络

一、全国法定节假日规定有哪些?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7天(农历除夕到正月初六)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规定,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需要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现实中很多企业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存在认识上的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只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用人单位就可随意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而无需支付加班工资;另一种看法认为,只要单位规定,就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即用人单位无权自行决定实施这一工时制度。

在实行标准工时制和计件工时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而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的情形下,情况发生改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时,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综上所述,重要的节日

纪念日不仅是放假休闲的好时光,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节日文化不仅是个人的,更是世界的,多了解有益而无害,以上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对于全国法定节假日规定有哪些?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