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有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收入增长就不会是奢望

来源:网络

    “你敢直接向老板提加薪吗?”接受记者采访的20多位农民工无一例外地给出了统一回答:“不敢”。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30多位餐饮、环卫、铸造行业的农民工,绝大部分人从进入企业到离开,都没有涨过工资。

    而集体协商开始让他们感受到了改变,尽管这条路并不平坦。

    协商赢得30元工资增幅

    2010年下半年,杨浦区长白地区总工会开展了一次针对辖区内街面商铺的“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涉及企业241家,职工1920人,其中近90%为农民工。

    这场集体协商前后耗时4个多月,动用街道所有工会工作者,最终使该区域内职工的最低工资从1120元的“市标”提升到1150元,增幅仅30元。

    有人质疑:工会投入精力那么多,最后职工月薪只“象征性”地涨了30元,到底值不值?在面对质疑的时候,长白地区工会干部们快速回忆了4个月来的辛勤工作,不禁百感交集。

    46个公章敲了两个月

    王赉英在长白街道控江路18弄小区居委会做了7年的小区工会主席,说起今年六月底开始的小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她一开口就连说两个“很吃力”。

    “我们小区工会只有两个人,一家家店上门跑,一个个老板上门找,不管天有多热,不管雨有多大,找不到老板就誓不罢休。”该居委会共有街面小店46家,王赉英以工会主席的身份挨家上门给老板确认职工工资调查报告,这是工资集体协商最重要的前期调查。按规定,每家小店都要在调查报告上敲一个“法人代表章”。于是,麻烦来了。

    “没有一家店痛痛快快地给我敲章,他们的理由千奇百怪。”有一家店,第一次说“财务没来”,第二次说“公章忘带”,第三次说“老板不在”,最后干脆说“就是都在,你来了也白来。”王赉英想不通,今年初,她以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的身份到这些企业去签订《综合治安治理合同》,那时一个上午能敲几十个章,没有老板拒绝她,但同样是这些店,她的身份换了工会主席,工作怎么就这么难做了。

    该居委会有一家饭店,老板5次拒绝王赉英的敲章要求,第六次看到这位“退休发挥余热”的工会主席时,被深深感动,于是拿出公章,一边敲一边对王赉英说:“卖你面子啊,如果换了别人,我绝不敲的。”

    46家街面商铺46个公章,王赉英从七月初一直敲到八月底,那是上海最热的两个月份,她磨破了脚,磨破了嘴皮。

    老板:加一元钱,也是“肉里分”

    延吉东路166号有一家“元觉经贸有限公司”,号称公司,其实就是两个门面宽的一家杂货铺。老板丁元相今年77岁,经营杂货铺整整10年。

    店里有4个职工,每月工资1120元,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

    丁元相说,他店里利润最高的商品是一把仿皮的靠背椅,卖一把赚20元,一个月卖不了一把。利润最低的是热水瓶塞子,5毛钱一个,卖一个赚8分钱,一个月卖不了十几个。中等价格的商品是热水瓶,卖一个赚2元钱。一个月下来,杂货铺的营业额大约一万多元,扣去所有成本,实际利润2000多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