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过劳模”和不敢去要的加班费

来源:网络

    五一长假刚过,两条相关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5月7日的《长江商报》报道,记者走访了武汉市的14家单位,采访了21名加班者,发现有15人明确表示没有加班费。二是5月8日的《北京晨报》报道说,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对北京、上海等四大城市的调查,已经有7成白领成为“过劳模”。“过劳模”指的是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他们的工作强度可能比劳模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不知道那些“过劳模”是不是同样也是那些没拿到加班费却只能忍气吞声的人,但我知道,在巨大的职场竞争压力之下,极少有人敢于一本正经地向老板讨要加班费。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加班费被扣”之类不伤筋骨的权益受损与老板闹翻,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拼命加班,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最后,他们得到了一个让人辛酸的新名词——“过劳模”。

    坦白说,没有人愿意成为拿命换钱的“过劳模”,当然,也没有人愿意放着自己的加班费不去拿。“过劳模”的出现和加班费被大肆克扣,固然有人们权衡利弊的因素在里面,但这何尝不是劳动法的巨大悲哀?是的,正常休息和加班费都是每一个劳动者法定的权利,但这样的权利却从来都是残缺不全的。在单个的员工面前,单位和老板显得那么强势——他们动辄可以拿辞退你相要挟,但员工们要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却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孤军作战。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劳动法吗?不是有工会吗?不是有各级劳动执法部门吗?是的,的确有劳动法和各级工会组织,那些劳动执法部门也的确门类齐全,但疲软的劳动法和受制于资本意志的工会,以至于似乎可有可无的劳动执法部门,什么时候成为过员工权益真正的守护者?

    每到长假前夕,都有劳动执法部门一本正经地通过媒体提醒人们索要自己的加班费。每到长假结束,劳动执法部门也都会展开针对“加班费支付情况”的集中检查。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涌起一阵莫名的悲哀:如果执法部门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劳动法,能够不折不扣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何必每到长假之前就来提醒,每到长假之后就来集中检查?“过劳模”又怎么会如此大规模地出现?加班费为何年复一年仍然是劳动者吃不到的画饼?在一个个拿不到加班费的员工面前,在一个个令人辛酸的“过劳模”之前,劳动执法部门是不是会有一丝的愧疚之心?是不是还要仅仅满足于做做样子的“节前提醒”和“节后检查”?是不是还要因为“怕影响投资环境”而瞻前顾后?

    要想让“过劳模”逐渐消失,要想每个员工都能不担风险地拿到自己的加班费,劳动执法部门首先要先硬起来,要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帮助员工们维权。即使企业是地方上的纳税大户,即使单个的员工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体,劳动执法部门也应该有勇气正确站位,尽力成为劳动者权益的真正维护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