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见(实行)

来源:网络

    内容提示:

    工资集体协商的涵义及重要性

    协商应遵循的原则

    协商的内容

    协商代表的产生和构成

    协商的程序

    工资协议的签订

    违约处理办法

    工作要求

    工资集体协议书(样本)

    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审核通知书(样本)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涵义及重要性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并依法签订工资集体协商(简称工资协议)行为。工资集体协议是双方就劳动报酬而签订的单项集体协议,是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依法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协调劳动关系,预防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协商应遵循的原则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2.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同工同酬;

    3.坚持效率优先;

    4.兼顾国家、企业和职三方利益;

    5.协商双方应坚持平等、互利、合作。

    (三)协商的内容

    1.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方式;

    2.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和调整幅度;

    3.职工工资支付办法和发放时间、职工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方法;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

    5.企业补充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

    6.工资协议的修改、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生效的起止日期等;

    7.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与工资待遇有关的其他事项。

    协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背合同的处理程序和具体办法;合同执行的监督检查等可作为协商的辅助内容加以规定。

    (四)协商代表的产生和构成

    1.工资集体协商代表人数由双方根据情况自定,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双方应另行指定记录员各一名。

    2.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为工会主席,工会主席不能出任首席代表时,可书面委托工会其他负责人为首席代表。职工方其他代表由工会确定或由职工民主选举,推举的代表须得到企业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

    企业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不能出任时可书面委托企业其他经营管理人员担任。企业方其他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

    3.协商双方代表一般由本企业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聘请本企业以外的人员担任本方的协商顾问。

    4.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必须履行义务,遇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空缺的,应及时指派或推举新的代表补缺。

    5.协商代表的任期由各方自行决定。协商代表在任期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解除与协商代表的劳动合同。

    6.协商代表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期间,应视为提供正常劳动、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福利待遇不变。

    7.协商代表的权力,按劳动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执行。

    8.协商会议执行主席,一般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协调过程中发生的紧急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9.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事先商定。会议所需要费用由企业方负担。

    (五)协商的程序

    1.工资集体协商的时间可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也可由协商双方约定,一般情况下可每年一次。

    2.协商的具体内容由双方可任何一方提出,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另一方收到通知后,应在15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拒绝协商。

    3.协商双方应在协商前,进行认真研究和准备,并各自提出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案。在必要的时候,可由双方的首席代表先进行较小范围的协商。工会提出的协商方案,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经一定民主程序审议,同时,工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充分了解和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