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案例综合分析

来源:网络

用仲裁方式解决人事争议是一种制度创新,它引入了司法审判和民商仲裁的某些理念、程序和方法,比较充分地发挥当事人独立、平等、协商的主动性,以通情达理的沟通与对话,平和磋商的庭审方式,通过法律、道德、情感等综合手段,公平、合理、规范、低成本地解决人事纠纷,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

人事部从1996年开始建立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处理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近几年累计处理人事争议案件近600例。

近3年的仲裁申诉案件当事人70%以上是中高级知识分子,涉及工作权、人格权、自主择业权、报酬权的争议,对抗性较强,调解结案率低而裁决率高,绝大多数人事争议案件由个人提起。

案件数量有增减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聚集着众多的知名院、校、所、社、馆等机构及大批高层次人才,是国家教科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1996年人事部开始建立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肩负处理这些单位人事争议的重要职责。

10年来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中心组建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围绕大局,服务改革,以人为本,寓仲裁于服务,努力做到程序公正、结果公平、服务上乘,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保障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人事关系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迄今,通过各种方式累计处理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已近600件,其中2003年处理各类人事争议案件68件,2004年处理172件,2005年处理175件,2006年处理158件。

案件特点明显

争议主体特殊,社会影响较大。近3年的仲裁申诉案件当事人中,具有中高职称的知识分子占到70%以上,争议涉及他们一些基本权利,如工作权、人格权、自主择业权、报酬权等,他们的职业安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

争议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从申诉主体来看,既有存在传统人事关系的职工,也有因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的职工,还有退休职工,单位提起申诉的也在逐渐增多。争议的内容非常广泛,辞职、辞退,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等,从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到履行中涉及的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公(工)伤、档案移交等等,非常复杂。另外,因单位处理不规范或进行多次处理、争议时间较长等导致问题复杂化的案件也不少。

争议对抗性较强,调解结案率低而裁决率高。在仲裁过程中虽然始终强调调解,并加大了调解的力度,但是经开庭审理的案件只有18%以调解结案。这主要是因为仲裁受案范围窄,大部分案由是辞职、辞退和解聘,多数人依靠工资生活,一旦解除与单位的人事关系对个人生活影响巨大,而单位一旦作出解除人事关系的决定,即使错了也不愿意改变,以致演变为比较激烈的利益冲突,和解难度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