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劳工

"准妈妈"丢职后可申请劳动仲裁

来源:网络

最近,反映女职工权益受侵犯的情况较为集中,虹口区法院立案庭的黄凯副庭长在此为读者进行集中解答。

王小姐:我结婚已好几年,都快“奔三”了,至今还没有孩子。其实,我们夫妻俩很想有个孩子,但现实告诉我们,公司里只要有女职员怀孕了,很快就会有人顶上你现在的位子。你不“休息”,领导就不会给你看好脸色;你假如“休息”,就等于自己炒了自己。听说国家有规定,在女职工生产期间不能随便被解除,但因为我所在公司是一年签一次劳动合同,等我生产完后劳动合同续签是否会受到影响。请问,国家是否有关于女职工生育的保护性政策,如果单位违反了,我该如何维权?

答:有的企业对处于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采取歧视政策。有些是直截了当、有些是隐性的,但都是不同程度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对此,我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除非职工本人有重大过失,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处于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当然如果企业对女职工采取了不当的处理,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女职工可以分别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劳动合同。

常女士:好不容易在一家化妆品公司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可辛辛苦苦工作了近一年,公司却一直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也多次问过,可单位总说急什么,钱不少你就是了,我也无话可说。上个月,我查出怀孕了,心里相当高兴,打算留下这个孩子。可仔细一想,又有点矛盾,生怕被“炒”。几天之后,还是被单位“炒”了,没有任何的补偿。找公司说理,公司说不签合同不能给钱。请问,公司这么说合理吗?我该如何维权?

答:用人单位应该与劳动者签合同。常女士所在化妆品公司不和职工签合同是违法的,公司应受处罚。从常女士提供的情况看,常女士与公司之间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常女士在事实劳动关系期间怀孕了,依然受到《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常女士应当享受正式职工的待遇,即在怀孕期内不能被辞退。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常女士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对女职工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法,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女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劳动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如平时的考勤卡、发工资的小条子、加班记录等,以及周围同事、包括平时所接触的客户的证明材料等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