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驾驶沙滩车上路怎么处罚

来源:网络

一、驾驶沙滩车上路怎么处罚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可并处拘留15天的处罚,并扣留沙滩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

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二、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

吸毒驾驶机动车处罚具体如下:

1、给予行政处罚。

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吸毒者三年内不得驾车。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1)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2)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3)吸食、注射毒品的;

(4)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三、醉酒驾驶共享单车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共享单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将面临警告或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三项之规定,在道路上不得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也就是说,如果饮酒后达到醉酒程度,骑自行车出行已涉嫌违法。

区分“饮酒”与“醉酒”,要看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相关规定,驾驶人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属于饮酒驾车;驾驶人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及以上的,属于醉酒驾车。

酒后骑自行车出行,不管是否达到“醉酒”标准,都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酒精会降低自身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即使没有达到醉酒标准,也增加了骑车人因操作不当撞伤路人的可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骑车人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另外,如果因酒后骑自行车出行造成严重后果,如撞到路人致使其重伤、死亡,或原本正常行驶的车辆为躲避酒后失控的骑车人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等,骑车人还可能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对于驾驶沙滩车上路怎么处罚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网专业律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