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规定是什么?

来源:网络

一、道路交通事故起诉规定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规定是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的证据材料,

(一)明确要“告谁”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

在“告谁”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发生事故时对方所驾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那就直接起诉他。

如果车辆另有其主,可以将肇事司机与车主作为共同被告一起起诉。

如果车主是单位,可以将单位一并作为被告告上法庭。

(二)拿到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机关,虽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经当事人予以质证,不能当然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它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证据,在诉讼中,对于证明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固然应当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对事故责任进行确认,调查范围不受公安机关责任认定书的限制,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没有确凿证据推翻责任认定书的内容时,法院都会采信公安机关对责任的认定,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有关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因此,当事人在拿到交通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时,一定要仔细看清责任认定内容。

如果不服,要及时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三)合理要赔偿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

修车费;

车上货物损失等。

修车费:

根据修车发票上的合理数额认定,如果车辆已经报废应折价赔偿;

事故中车上物品的损坏赔偿,应当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

医疗费;

误工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

护理费;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残疾用具费;

丧葬费;

死亡补偿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

交通费;

住宿费等等。

其中,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当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间不能上班造成的误工费,二是因处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误工费。

二、交通事故诉讼中要提交哪些证据

(一)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

1、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原告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名称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4、当事人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死者家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5、提交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相关关系的证明。

6、提供受损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互相关系的证明。

(二)交通事故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

1、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负责人证明书(加盖公章)。

2、原告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应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联系电话,并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代理人为执业律师的,应提交执业证复印件。

3、原告为香港居民或涉台、澳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当事人委托国内执业律师代为诉讼的,应按照司法部的规定经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办理公证委托手续。

三、交通事故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

1、交通肇事损害赔偿诉讼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赔偿调解书或调解终结事故等证明材料

2、法医鉴定材料、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书或伤残重新评定书。

3、人身受损的,提交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出院证明书、转院证明书。

医疗费发票、伤者误工工资证明、护理人员的工资证明、残疾用具价格证明、供养人的基本情况证明、交通费住宿费发票等。

4、财务受损的,提交财务损失评估报告,维修发票。

5、提供诉讼请求中具体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和清单。

交通事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交通事故怎么提起诉讼是关键要点。

而在法院受理了案件之后,则对于起诉的一方来讲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否则日后对案件的判决结果就有可能对其不利。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规定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目前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网专业律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