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出了交通事故医疗费用谁付

来源:网络

一、出了交通事故医疗费用谁付

1、车祸医药费可以本人垫付,也可以由对方垫付。如果无人垫付的,保险公司以及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收到交通管理部门的通知后,应当及时垫付抢救费用。此外医院也不得因为没有支付抢救费用而拒绝治疗。

2、肇事方向交警部门申请向保险公司开具《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用支付垫付通知书》,保险公司在接到书面通知书和相关费用清单后,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公司会在责任限额内进行垫付或者支付,垫付或支付费用一般直接打入医院账户,以避免被肇事方截留。

二、道路交通事故人伤垫付的医药费可以向肇事者索要吗

道路交通事故人伤垫付的医药费可以向肇事者索要,道路交通事故人伤垫付是不合理的,因为费用的确定必须等到交警确定责任之后才能够计算出来的。

(一)首先不管当时情况如何,迅速报警并寻找目击证人(或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向交警准确简洁的描述下事发经过,能很明确指出对方的违章行为就及时指出,不能指出的就让交警判断,切勿话多,描述含糊。

(二)无论对方伤有多重,120没来前不要动伤者或试图去搀扶,简单询问几句即可,放松心情对方是死是活120来了自然就明了了,不用亲力亲为。

(三)无论对方伤有多重,切忌不要垫付任何费用(除非对方能当场在签字并收钱后离开)。有些车主觉得对方伤很重自己垫付下钱来表达下自己的愧疚,千万别这样切忌,可以告诉伤者家属,一切费用等交警处理结束后,并且在得到所有索赔费用的发票后去保险公司索赔后再给付。任何保险公司能赔付的费用我100%赔偿,保险公司不肯赔的,就让对方去法院起诉即可,然后记得告诉对方,接下来的事情,会委托律师代为处理。话不需要多,说清楚即可,即使对方觉得冷血,也要这么去处理。

(四)前期治疗结束后,在赔付对方索赔费用前一定要记得让写下后续费用已经清偿,如对方涉及伤残鉴定的,那也要把后续的内容规定下来,比如之负责伤残鉴定后的法定费用,其他一切费用已经清偿。

三、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1、事故现场

当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后,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有后面的车进行追尾的碰撞,从而保障车内的人员以及车辆自身的安全。除了设立了警示标识以后,还要对事故的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这是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论的事故证据,在移动车辆之前进行拍照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车主不认问题出现。再填写相应的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这样就可以到定损机构进行车辆定损,从而完成相应的维修与检测工作。

2、马上停车

在汽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马上停车,关掉引擎(以免汽车起火)并打开紧急灯让其闪亮。立即记下对方车的牌号(车上应随时备有笔和纸,甚至照相机),以防对方在出交通事故后开车跑掉。

3、发出警示

保护好现场。向其他车辆发出警告,亮起危险警告灯。在路上摆放三角形警告牌。如有需要,再用其他方式示警。

4、情况估计

迅速估计现场情况。

5、护理伤者

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伤者面临危险(如着火、有毒物体渗漏),因为您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伤者仍在呼吸,且流血不多,则旁人不可做任何事情,除非确实懂得怎样护理伤者。不可给伤者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6、防止危险

关掉所有肇事车辆的发动机。禁止吸烟。当心其他易燃物品。尽可能防止燃油泄漏。当心危险物品,慎防危险性液体、尘埃及气体积聚。

四、怎么样属于发生了交通事故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出了交通事故医疗费用谁付,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有购买保险的,并且符合理赔条件,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支付医疗费,超出限额部分由责任人承担。没有购买保险或者不符合理赔条件的,医疗费由责任人承担。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