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交通事故责任定性的规则是什么

来源:网络

核心内容:交通事故发生所涉及的主、客观因素较多。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具体量化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时,采取了全面分析,综合评断的方法。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的规定,总结出了交通事故责任定性和定量两套规则来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一、交通事故责任定性的规则

1、无违章行为——不应定责任;

比如,驾驶员驾驶机动车将人行横道内正常行走的行走的行人撞伤,驾驶员有违反让行规定的行为,行人无违章行为,应当认定是驾驶员的责任,行人不能定责任。

2、有违章行为但与事故无因果关系——不应定责任;

比如两汽车发生追尾事故。经检验两车均制动不灵,违反车辆管理规定,但由于前车驾驶员违章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因此,只能认定后车驾驶员责任,而前车驾驶员只能进行违章处罚,不能认定责任。

3、有违章行为与事故有因果关系——应当定责任;

比如一辆自行车人突然驶入机动车道,被一超速行驶的汽车撞死,经确认骑自行车人违反各行其道原则的有关规定,是引发事故的原因;而汽车超速行驶,停车不及,违反了限速规定,也是促使事故形成和加重事故后果的原因之一,因此,骑自行车人和驾驶员均应负交通事故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定量的规则

1、违章行为扰乱了维持正常道路交通秩序的基本条件,破坏了交通法规中有关各行其道和让行的原则,在引发事故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即违章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这个当事人的责任相对的要大于对方当事人;

2、违章行为在事故的发生中只是促成因素并且是起着被动的、或只起加重后果的作用,即违章行为是交通事故次要的、间接的原因,这个当事人的责任就要小于对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除需要办案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政治素质等必备条件外,还特别需要熟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与其相配套的规章、标准等知识,以及输交通事故案件的经验。因此,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事故调查、检验、鉴定、案情分析、事故成因确定、办案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等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发生偏差,可以说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