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制度的合理性是什么

来源:网络

我们可以知道,责任倒查制度主要起的是一种制约作用,是说如果司机出了交通事故,不直接追究其本人的责任,反而要进行责任倒查,去追究远在千里之外的驾校教练和考官的责任,这种是否合理呢,跟着若悠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制度的合理性

交通事故责任倒查,也就是说交通事故后,交管部门在追究驾车人责任的同时,也追究其路考考官、驾校教练、甚至体检部门的责任,轻责罚款教育,重则开除。这项制度在一年前就已在沈阳市实施,并引起了极大关注。一时间风起云涌,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河南、甘肃、广西、四川等省市也都相继落实了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制。那么这项措施是否合理呢?它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正方:将责任追查到底反方:一人责任一人负

正方一:责任倒查制度主要起的是一种制约作用。过去很多驾校教练和考官“吃拿卡要”成风,走走关系就能拿本儿,有的人甚至直接跟考官谈价钱,给你多少钱过一个,这样的考试简直形同虚设。那些凭着歪门邪道拿到驾照、开车上路的新司机被人们称为“二把刀”。这样的人开车上路会给交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他们的驾驶水平又如何保证呢?路上行人的安全又由谁来保障呢?据说自从责任倒查制实行以后,路考通过率从以前的80%猛跌到了20%,考试难度也剧增,由原来的九选三增加到现在的九选六,可见责任倒查已经在某些人心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震慑力。60%即将拿本的驾校学员直接被拦在了驾校的大门之内,反过来也就是说以前有60%的不合格司机走出了驾校,开上了马路!

反方一:责任倒查这项措施想法很好,但不实际。司机出了交通事故,不直接追究其本人的责任,反而要进行责任倒查,去追究远在千里之外的驾校教练和考官的责任,这并不现实。首先交管部门没有那么多精力,仅北京而言,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交通事故成百上千,交管部门根本忙不过来,而且重大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处理起来相当麻烦,交管部门哪儿还有那个精力去找这个找那个呢?再者说了,一个人的责任一个人担,撞人又不是教练和考官怂恿的,追究责任追得着人家吗?

正方二:有很多教练平时只知道教车,而不知道教人。只把车技传授给了学员,对交通规则和司机应具有的道德培养则置若罔闻。很多司机走出驾校时根本就没有“忍让”这个概念,在马路上开“霸王车”、“斗气车”,横冲直撞,不仅严重阻塞了交通,更是威胁到路上行人和正常开车人的生命安全,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这样的人引起的,他们脑子里一点儿“人生命权至高无上”的概念都没有,只顾着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所以我觉得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太有必要了,如果我们的考官、我们的教练都本着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员,完全可以把“马路杀手”扼杀在驾校里!

反方二:这个责任教练负不过来。首先,每个司机年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本身悟性和应变能力的不同,因此他们走出驾校后开车的水平肯定也不一样,一个老人上路时反应肯定没有年轻人快,况且现在的路况也越来越复杂。其次,现在的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项目太偏,路九项里大部分项目平时上路根本用不着,也就是说,驾驶的学习已经和路上的实际情况完全脱节了。这样一来,考试没有针对性,学员在马路上处理突发情况和复杂路况的能力没培养出来,很多人学了车、考了本根本就是废纸一张,拿了驾照不敢开车。因此教练、考官水平再高、考试再严也没用。

正方三:如果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那还要驾校干吗?一个从正规驾校里出来的司机刚上路就出事故,教他的教练肯定逃脱不了责任。全国仅2005年一年就有9万多人死于车祸,这个数字里面有多少渎职考官的因素?又有多少不负责任教练的因素?有的教练满眼都是钱,整天混日子,钻空子,捞取利益;根据有些驾校学员的反映,他们总的学车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5个小时(规定要学够58个小时才能考试)。因此,要想让司机树立起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态度,就一定要从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教练抓起。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漏洞多,所以用“责任倒查”这招来封堵这些不良风气是个好办法。

反方三:驾校里有些人,他们平时练得根本就不行,考试被教练“死马当活马医”催促上阵,结果竟凭侥幸过了关,实际上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儿。这样的人仅凭一次简单的路九项考试是不能反映出他的真实水平的。而且路上的实际情况跟考试的模拟环境完全是两码事儿,一个刚走出驾校的人是不可能完全适应、轻松上路的。国外都是到马路上真枪实弹地考试,而且国内的A本考试也是要上马路的;相比之下,国内C本考试的内容就显得太苍白了。很多人学完C本后还要雇陪练练一阵子才敢上马路,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考试的时候被考官们“放了一马”,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马路的复杂环境。所以责任倒查对考官不公平。

<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