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交通事故处理实务

来源:网络

随着车辆的普及,车与车、车与人的碰撞在所难免,笔者认为大家有必要懂得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做,才不会陷入徒劳的惊慌失措,借此展开一篇关于从车方角度,造成行人受伤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介绍,顺便再普及下法律。

交通事故处理实务

(一)做足安全措施,防止次生危险

首先,要谨防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然后敲诈勒索甚至抢劫、绑架的“碰瓷”事件,避免事故现场处理不当引发二次事故。遇到事故,千万别急着解开安全带,千万别急着解锁中控,更千万别急着开车门!

当然,前一段说的是特殊情况,常规情况下,遇到事故,请停车,开启故障警报灯,观察确认周围情况安全后再解开安全带,下车按规定摆放警示标志,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处理后续问题。

(二)尽量保留原始现场

遇到事故,第一时间停车保留原始现场形态(高速公路另当别论),这是正确认定事故责任、确定民事赔偿的基础。

(三)及时正确固定证据

行车记录仪是个好东西,如果没有就拍照吧。现场拍照既要有细节,又要有大局。大局是至少拍两张全景图,车前一张、车后一张,一般都是距离车辆十米左右的位置拍摄。如果有必要的话,我想两侧的全景也应该要拍一下吧。细节,一是注意全景中的细节要清楚——全景图里车牌号总要能看清楚,车道线、隔离带之类的也要能看清楚。

(四)报警与自行协商或快速处理之现场防坑

1.熟悉规则

很多城市出台了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规定,想描绘一幅以自行协商也就是私了为基础的美好和谐的交通画卷。然而,理想是丰满的,我的选择还是立即报警,向交警准确简洁描述下事发经过,能很明确指出对方的违章行为就及时指出,不能指出的就让交警判断,切勿话多,描述含糊。

2.及时固定责任划分

前面说的保留原始现场、及时正确固定证据,对于轻微事故自行和谐私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把口头谈好的事故责任划分第一时间用书面方式固定下来。最简单的办法,提前在车内备好空白的《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遇到事故口头确认好责任划分后立即填写、签字确认。如果没有备用文本,现场起草的协议书注意要有以下内容:车辆基本情况(含行驶证号、交强险保单号),事故时间、路段、原因,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情况,以及双方一致确认下来的责任承担情况。

既然谈好了责任划分,事故又不大,当场赔钱走人就可以了啊,没必要再写什么协议书吧。但是为防对方事后报警,称车方肇事逃逸就不好玩了!轻者驾照扣12分,重则上升到《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

(五)及时报险

凡是没有当场结清、赔付完毕的事故,务必当场向保险公司报险,以免后患。

其实我个人主张车方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未下达之前,不要爽快地垫付医疗费用等,当然象征性的人道主义是应该的,毕竟在中国的交通法规框架下,即便行人全责也不免除车方的赔偿责任,这叫保护弱者的法制!不管行人表现得多惨烈,只需要告诉他,一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