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哪些碰瓷千万不能私了,遭遇碰瓷怎么办

来源:网络

相信我们都知道碰瓷,遇上了碰瓷我们应该先保留证据否则只能莫名的掏钱解决,那哪些情况下碰瓷不能私了呢?接下来由若悠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哪些碰瓷千万不能私了,遭遇碰瓷怎么办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案件回放:

4月10日,浙江温岭市横湖桥地段发生一起奇葩的碰瓷事件,一名河南籍男子为了讹钱,竟然推着自行车脱光衣服在路边等碰瓷,并在一辆正停下来的奔驰车前迅速躺倒在地……据了解,该男子在几天前就因为碰瓷而被拘留过。但是,刚刚被放出来,就立马又上演了这出裸体碰瓷事件。

如此乐此不疲的“讹钱”,是否暴露出了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呢?对此,本网就“碰瓷需要负哪些法律责任?”等问题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教授王大伟,欢迎大家点击收看本期节目!

1手法猖獗 三类“碰瓷”上演升级犯罪

到底什么是碰瓷?“碰瓷”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摆卖古董时,常常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便可借机讹诈。现如今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行人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以骗取赔偿。

而如今,碰瓷行为正不断升级,有时还会演变成抢劫、毁坏财物、故意伤害等更为严重的罪行。记者整理了近期曝光的案例,发现碰瓷的“升级版”大概分为三种类型:明目张胆型、毁坏财物型和恐吓抢劫型。

2013年一名动作夸张的女子被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碰瓷全过程,被网友戏称“超假碰瓷女”。视频显示该女子在车子还未靠近的时候就张牙舞爪地冲了过来,突然仰面倒地。后来见无人理睬,竟然自己爬起离开。此类碰瓷行为大多表现为行为夸张、方式直接、演技很差,可谓“明目张胆”。

还有一种类型即如果碰瓷不成,会采取报复手段。例如,2015年广东邱先生揭穿了碰瓷党的伎俩后,遭到对方多人持械殴打,并被砸烂了车辆。

而近期曝光的另一起案例是“碰瓷”升级成“抢劫”的典型代表。云南王女士停车时遇到一持刀男子,其声称被撞到,并叫嚣“拿钱来,不然老子把你先奸后杀!”随后,该男子抢走了200块钱。这一类碰瓷者会进行恐吓、胁迫并伴随有暴力手段,直接抢夺财物。

2情况各异 或涉嫌敲诈勒索、诈骗、抢劫这样的案例让人瞠目结舌,碰瓷手段花样频出,碰瓷案件情形各异,那么“碰瓷”到底涉及了哪些罪名?为此,记者采访了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王大伟。

“‘碰瓷’不是一个法律用语,在法律上他可能涉嫌的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如果伴随有暴力手段,还可能涉嫌抢劫罪。”王大伟告诉记者,在司法实践中,对碰瓷案件究竟处以何种罪名,应视情形认定。

王大伟称,一般碰瓷涉嫌行为、金额较轻,没有构成犯罪的就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罚,而情节严重、涉及金额较大,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的,将会构成刑事犯罪,将根据刑法进行惩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以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而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敲诈勒索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抢劫罪,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加重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违法成本低 受害者不愿报案助长犯罪行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小“碰瓷”由于涉案金额比较低、造成的社会危害较小,司法机关往往会从轻处罚,滋生了这类碰瓷犯罪的膨胀。

王大伟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北京曾经有一起案例,当事人推着自行车碰瓷,每次只要300块钱。然而后来调查发现,他进行过300多起这样的碰瓷作案。”王大伟建议对这类行为应该进行累积处罚,以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

“同时,对于受害者来说,由于涉案金额较小,很多人觉得给了钱就解决问题了,如果到公安机关报案,可能要花费半天的时间。因此,遇到“碰瓷”之后很少有人报案。”王大伟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碰瓷者的心理膨胀,助长了这种犯罪行为。

因此,王大伟建议老百姓遇到碰瓷之后一定要“分清小利和大害、平复心理快报案”。他建议受害者要认清到碰瓷的危害,不要嫌麻烦,在遭遇到碰瓷之后应该立即报警。

遭遇碰瓷怎么办?切记 这五点很重要

1、开车碰到人,保持理智和冷静判断事情真伪。

2、没能确定是否是自己的责任前,不要完全降下车窗跟对方理论或者同意让对方上车。平时要养成上车就落锁的习惯。

3、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理论起来比较有底气。假如闯红灯,压实线行驶,或者将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碰瓷”者纠缠你没商量。

4、千万不要怕麻烦,遇到“碰瓷”务必报警。在交警到来前,保持事发时的车辆行进位置。

5、最好能装行车记录仪,以便交警处理时有所依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