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酒驾标准是怎样判定的

来源:网络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醉酒开车”这个词,那么酒驾开车的标准是怎样判定的?公民在醉酒的状态下经常会做一些糊涂事,从而给自身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醉酒下驾驶机动车上路,醉酒下进行犯罪等等。而公民是否属于醉酒状态需要经过严格的认定、判定才行。那到底这个醉酒标准是怎么判定呢?让若悠网小编带大家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吧。

一、醉酒标准是怎么判定的

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即在驾驶员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以酒醉驾车论处。相比美国为0.1%,瑞典为0.02%,德国为0.03%,日本0.05%,

简而言之,酒后驾车判定标准可以归纳如下:

小于0.2就不属于饮酒;

大于0.2小于0.8的属于饮酒;

大于0.8的就属于醉酒驾驶。

这是全国交警都统一的标准。

根据标准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落实到具体的白酒酒精度数,如果人体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的酒类的量化分别是:70度白酒约50克;60度白酒约75克;50度白酒约100克;40度白酒约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日本清酒约500克;红酒约600克;啤酒约3瓶或者6个易拉罐。

二、酒后驾驶的危害有哪些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

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并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三)视觉模糊。

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少,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四)心态不正常。

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而引发交通事故。

(五)易疲劳。

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时,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而饮酒后驾车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在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通过小编讲了关于酒驾标准判定的一些讲解,相信你对酒驾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认识。从我国对醉酒驾驶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知道关于醉酒标准的情况,一般公民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10毫克则就会认定构成醉酒。由于醉酒并不属于法定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之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公民实施了犯罪的话,照样还是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若悠网小编提醒大家: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