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两车先后撞同一人致人死亡怎么赔偿

来源:网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交通事故是属于追尾等的原因造成的,而造成追尾的原因有很多,如后车车速过快、两车的距离太短等,而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那么两车先后撞同一人致人死亡怎么赔偿?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两车先后撞同一人致人死亡如何赔偿

两车先后撞同一人致人死亡

去年6月26日晚,一辆小轿车由北向南行至房山区房易路南韩继村路口时,将65岁的行人李某撞倒,事发后,小轿车逃逸,现场只留下了一个后视镜。随后,张某驾驶小轿车由北向南驶来,当他看到倒地的李某时立即刹车,但车的底部还是将李某在路面上拖带了一段。巡逻警车赶到现场后确认李某已死亡。

交管部门认定,逃逸的小轿车驾驶人负主要责任,张某负次要责任,李某无责任。

“目前找不到第一辆车,我们只能起诉张某了”。事后,李某的两个儿子将未逃逸的张某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索赔36万。据了解,张某驾驶的肇事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10万元,且事故发生于保险期内。

前车逃逸后车被判赔偿

法庭上,张某拒绝赔偿,“明明是两辆车肇事,为何只告我一人?而且我一个人的撞击不可能造成李某死亡。”张某只同意在交通队认定的责任比例内赔偿合理损失。保险公司认为,原告合理损失应先由首辆肇事车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进行赔偿,不能因找不到第一辆肇事车就不让其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逃逸车司机与张某分别对李某实施侵权行为,每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李某死亡,故逃逸车司机与被告张某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规定连带责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补偿救济被侵权人,在一些共同侵权人没有能力赔偿或无法找到时,受害方起诉其中部分侵权人,可以尽快得到赔偿。但前提是,要确定这些侵权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的损失。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原则

(一)行为责任原则

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二)因果关系原则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必须认定哪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关于那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才起作用。

1、因果关系原则

当事人存在有违法行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违法的严重程度与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为并不违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违法行为很严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行为与该事故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加重事故后果。

2、直接原因原则

行为人的行为是实实在在地足以引起交通事故及损害后果发生的因素,它就构成事实上原因,即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作为技术认定,应载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只是证据之一,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定直接行为人的责任,而不须考虑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人的事故责任。

(三)路权原则

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在认定机动车与行人横过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时,还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行人横过道路与机动车发生事故的特殊原则的使用仅限于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情形,即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的路面上横过道路与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情形,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人与机动车发生的事故。第七十六条所规定的,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民事责任,并非交通事故责任。

2、客观对待不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着重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交通环境中的弱者,同样也强调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在分析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时,不但要立足于法律法规,还要客观、具体地分析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特性。机动车相对行人来说,速度快,但操作不灵活,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如遇险情,控制能力低。行人则速度慢,但行动灵活,控制能力强。

(四)安全原则

1、合理避让原则。交通事故的形态千变万化,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交通参与者在享受通行权利的同时,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行权,必须做到合理避让,主动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应怎样分析双方的行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呢?事故责任的划分,先确定一方已违反了通行规定,后分析另一方如何处置,再以事故发生时双方是否尽到了安全义务来衡量双方行为的作用并划分责任。

(1)一方存在过错,其行为影响了另一方的交通安全,这是运用合理避让原则的基本条件,如果一方没有过错或即使有过错但行为没有影响另一方的交通安全,则不适用此原则。

(2)被妨碍安全一方应该发现危险的存在却未发现。未尽到符合其交通参与者身份的一般注意义务为标准,在尽到了一般注意义务,能够发现危险存在的,视为应当发现,反之视为不应当发现。

(3)被妨碍一方尽到了符合其身份的义务能够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但没有采取或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如果被妨碍方尽到了符合其身份的一般义务要求,能够采取正确措施而没有采取的,则适用本原则,反之不适用。

2、合理操作原则。合理操作原则为: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运行时,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应主动杜绝一些法律法规未禁止,但有可能存在危险隐患的行为。如果实施了上述行为且造成了交通事故,应负事故责任。

(五)结果责任原则。行为人的行为虽未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加重了事故后果,应负事故责任,即结果责任原则。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两车先后撞同一人致人死亡如何赔偿”问题进行的解答,两车先后撞同一个人时,前车逃逸的,要承担主要的责任,而后撞的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欢迎到若悠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