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交通事故赔偿计算列表

来源:网络

赔偿项目计算公式

ⅰ、医疗费:药费+诊疗费+住院费+其他

ⅱ、误工费:

1、有固定收入按固定收入计算赔偿

2、无固定收入(受害人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

公式=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X(元/年)×误工期限(天)÷365(天)

3、无固定收入(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

公式=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X(元/年)×误工期限(天) ÷365(天)

ⅲ、护理费:

护理人员有固定收入(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赔偿

护理人员无固定收入: 按近三年平均年收入X(元/年)×误工期限(天)÷365(天)

护理人员无收入或雇佣护工当地护工: 按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元/天)×护理期限(天)。

护理期限:1 护理至受害人恢复自理能力为止;2 因伤致残不能恢复的,护理期限结合受害人年龄、健康状况等确定合理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ⅳ、交通费:正式票据所载实际交通费用之和

(包括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票据所载事项应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吻合)

ⅴ、住院伙食补助费:

1、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2、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此时住院伙食补助费还包括受害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ⅵ、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6(月)

ⅶ、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等级确定;因伤残未导致实际收入减少对残疾赔偿金作适当调整)

一、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符合按照城镇居民):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20(年)×伤残赔偿系数;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5(年)×伤残赔偿系数;

二、受害人为农村居民: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元/年)×20(年)×伤残赔偿系数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5(年)×伤残赔偿系数

ⅷ、死亡赔偿金:

一、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符合按照城镇居民索赔条件):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20(年)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年)×5(年)

二、受害人为农村居民:

≤60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元/年)×20(年)

60-75周岁 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

≥75周岁 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元/年)×5(年)

ⅸ、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一、被扶养人为城镇居民

≤18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 (元/年)×(18-实际年龄)÷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 (元/年)×20(年)×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 (元/年)×{20年-(实际年龄-60)}÷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 (元/年)×(年)5÷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二、被扶养人为农村居民

≤18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X(元/年)×(18-实际年龄)÷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20(年)÷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75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20年-(实际年龄-60)}÷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5(年)÷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ⅹ、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经济赔偿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Ⅰ、财产损失:

根据估损清单及相应财产有效凭证主张(包括车辆维修、施救损失;车载货物损失;经营车辆停运损失;非经营车辆替代支出的交通费等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