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无证驾使证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判呢

来源:网络

案情:某出租车驾驶员张甲(男,34岁),一次将车交给其表妹张乙(女,24岁,无驾驶证)驾驶,自己在副驾驶位置上指导驾车,张乙驾车将被害人沙某撞倒。沙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张甲为获得保险赔偿和避免张乙承担刑事责任,二人计议,由张甲顶罪投案。张某报

案情:

某出租车驾驶员张甲(男,34岁),一次将车交给其表妹张乙(女,24岁,无驾驶证)驾驶,自己在副驾驶位置上指导驾车,张乙驾车将被害人沙某撞倒。沙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张甲为获得保险赔偿和避免张乙承担刑事责任,二人计议,由张甲顶罪投案。张某报案时隐瞒了张乙驾车肇事的事实,向公安机关作了不实的供词。

分歧意见:

本案中在审理过程中,对张氏兄妹二人的行为涉嫌犯罪无异议,但涉嫌何种犯罪,存在四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甲明知表妹张乙没有驾驶证,仍将自己的出租车交给其驾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张氏兄妹因此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甲主观上具有隐匿罪证包庇犯罪的目的,张乙主观上具有隐匿罪证逃避罪责及帮其兄获得保险赔偿的目的,他们互为证人,互作伪证,因此,张甲构成伪证罪;张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伪证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甲替张乙顶罪投案,意图让张乙逃避法律制裁,又使自己能得到保险赔偿,因此,张甲构成包庇罪,张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四种意见认为,张氏兄妹在交通肇事后,经计议互作伪证其行为已涉嫌伪证罪,他们分别触犯了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对二人均应以交通肇事罪和伪证罪实行数罪并罚。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张甲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张甲虽然主观上是明知表妹张乙没有驾驶证而让其驾驶车,但交通肇事的后果是由张乙所造成的,因此,张乙构成交通肇事罪。从理论上来讲交通肇事是一种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本

案中张甲对事故的发生虽有责任,但不构成刑事责任,可以追究他的民事责任,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其次,张氏兄妹不构成伪证罪。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严重影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可见,伪证行为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即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主体是一般主体中的“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本案中的张甲主观上具有隐匿罪证包庇犯罪的目的,张乙主观上具有隐匿罪证逃避罪责及帮其兄获得保险赔偿的目的,他们尽管互为证人,并向公安机作了伪证,但他们的行为和主体显然不符合伪证罪的基本特征。

再次,张甲替张乙顶罪,并隐瞒了张乙驾车肇事的事实,向公安机关作了不实的供词,目的是让张乙的犯罪行为不被司法机关发觉,逃避法律的惩罚,自己又能获得保险赔偿,其包庇犯罪的意图非常明显。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帮助犯罪嫌疑人消灭证据、消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侵犯的是司法机关对罪犯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张甲的行为对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足以产生影响。

综上,张甲主观上具有为了帮助犯罪人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张甲的行为符合包庇罪的基本特征,构成包庇罪。张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