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购买车辆全险是否为全部赔偿

来源:网络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不少私家车主愿意多花些钱上份车辆“全险”,一旦发生事故,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到足额赔偿。然而,近日发生的两起保险案例却提醒车主,事实不完全如此。

津门一位私家车主日前发现轿车被人撬坏,后备厢的锁芯脱落在外,无法打开。民警勘查发现盗贼撬开前机盖,先破坏汽车报警装置,再撬开后备厢,所幸车内并无贵重物品,只是车锁和报警装置被破坏。确认物品受损情况后,由于车主曾为轿车上过全险,随即向保险公司报案。未料,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到场核实后,告知车锁被撬不属理赔范围。无奈之下,车主只得自掏腰包更换整套防盗系统。

无独有偶,另一位车主的本田轿车后备厢近日也遭撬盗,庆幸的是后备厢内没有贵重物品,但车锁完全损坏。车主向保险公司索赔,得到的答复亦是车锁被撬不在理赔范围内。为避免再次被撬,车主只好通过汽车改装店将车内报警线路与后备厢连接,这样就只能从车内才可开启后备厢了。

其实,保险公司依据的是机动车盗抢险条款,其中明确规定机动车盗抢险指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后引发的车辆损失。与之相对应,诸如“非全车遭盗抢,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等,均属盗抢险除外责任。由于以上案例都不属全车遭盗抢,所以不能赔偿。而客户投保的车损险则是按车主自身责任事故原则来理赔,换句话说,保险公司只对车主在行车过程中遭遇事故造成的车身损伤给予赔偿,车锁受损并非行车过程中引发的车体受损,也不能予以赔付。

上述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少车主在投保时只听营销员一面之词,对车险的主险和附加险具体内容知之不多,以偏概全,片面认为投保险种多就能多赔,加上对车辆全险概念界定不清,难免产生误区。二是车主也是保险合同的一方,同样有应履行的义务,而熟知条款内容就是其中之一,如机动车盗抢险的保单背面,就清楚地列明保险公司只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全车盗抢损失赔偿,不负责车辆某个部件被盗抢的损失。只有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分清保险责任,合理维护权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