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交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来源:网络

一、机动车

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一)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二)管理

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发放机动车号牌或者要求机动车悬挂其他号牌,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并且,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号牌。

法律还规定,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机动车登记内容变更的、机动车用作抵押的、机动车报废的,都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否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因为机动车的使用性能会随着时间而降低,所以我国对机动车报废的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

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与此同时,不同的机动车还必须严格按照各自的用途使用,比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

二、非机动车

(一)法律定义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根据管理实践,通常将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畜力车等。

(二)管理

我国法律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2、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3、不得醉酒驾驶;

4、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5、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6、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7、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8、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9、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10、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