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没离婚怎么起诉要孩子的抚养费

来源:网络

一、没离婚怎么起诉要孩子的抚养费

1.提起诉讼,也即是向具有合法管辖权限的法院立案审判部门递交正式的诉讼状;

2.进行立案审批:

在满足立案要求之后,会通知原告在收到通知的7个自然日内缴纳相关的诉讼费用,在支付费用后方才能够正式立案;如未能满足立案要求,则将会依法裁定拒绝受理该案子;对于驳回起诉的裁定结果若不能认可,可以在10个自然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在接到诉讼状复印件后,法院需在5个工作日内将其送达到被告方手中,而被告方有权在收到后的15个自然日内进行书面回应(答复),同时提醒双方当事人准备证据开示以及可能进行的财产保全措施(该部分的具体实施将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情况来决定),并且需要立即启动相应的执行程序;

3.安排开庭审判日期:

需要在之前的3个自然日内通知原告关于开庭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负责办理此案的法官;对于涉及到公开审理的案子,同样应提前3天发布相关公告;

4.开庭审理阶段:

首先要宣布开庭,确认参与者的各自身份,然后公布本次审判的合议庭成员名单,详细说明每位参与者各自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提及是否存在回避问题(如需要回避);进入法庭调查环节:

首先由当事人详细陈述案情事实,接着是举证质证环节:

通知证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证人为案件提供证词,宣读那些未能到达现场的证人提供的证言,展示书证、物证以及视听资料等证据;在法庭上,双方当事人就所提交的证据材料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进入法庭辩论阶段,所有的当事人就存在争议的事实及法律问题进行反驳和论证;紧随其后的是法庭调解环节:

在法官的主持下,两方当事人可制定协商解决纠纷的方案;若能成功达成调解协议,会即刻撰写调解书,并要求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若当事人愿意履行调解书规定的内容或者申请强制执行;若未能形成调解协议,则由合议庭合议决定最后的判决结果;

5.宣判:

如果法官同意判决,当事人需要自觉有效地履行裁判文书中所明确规定的义务,或者直接向法院告诉审判庭提出执行申请;但若法官不同意判决,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区分应对策略:

若是裁定:

需自送达之日起的10个自然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若是判决:

则需要在送达之日起的15个自然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没离婚怎么要孩子抚养费

父母有抚养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的义务,如果父母一方不抚养孩子的,另一方仍然可以在不离婚的情况下以子女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如果法院判决对方支付抚养费后,对方仍不执行法院作出的关于抚养费的生效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的,可以予以15日以下的拘留。

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要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没离婚怎么起诉要孩子的抚养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