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土地征收补偿离婚时是否为共同财产

来源: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征地成了城市发展的必需,征地以后的补偿款在中可不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案情】

原告周某(男)与被告尹某(女)于2008年经人介绍相识,同年10月办理了登记手续。婚后尹某一直未将户口迁至周某所在村集体。后因生活琐事双方产生矛盾,关系逐渐恶化。2012年4月周某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尹某离婚。2011年,原告因所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征用而分得3万余元的土地补偿款。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就土地补偿款是否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原、被告产生争议。原告认为该笔补偿款是其个人财产,与被告无关;被告认为该补偿款是双方结婚后取得,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该笔土地补偿款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产生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笔土地补偿款是在婚后取得,即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予的财产;其他财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一条对“其他财产”也作出了规定:一方个人财产的投资收益;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所以该笔土地补偿款应属于该规定的其他财产,应当按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第二种意见认为,土地补偿款是对被征地农民因失去耕地的补偿,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今后的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将土地补偿款界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公平的,不应当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应归失去土地的一方所有。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一、土地补偿款的取得具有人身专属性,尹某不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不应享有土地补偿款的分配

认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的前提条件——该财产须具有人身专属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只有具备本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人方可取得土地补偿款,夫妻一方因具有本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补偿款是对夫妻一方因土地征收、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补偿,具有专属于特定人身的性质。

二、从保护失地农民角度来说,土地补偿款应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从立法目的解释来看,土地补偿款的实质是对失地农民今后的一种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不属于《婚姻法》解释(二)对共同财产作出的规定种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农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补偿款实质是对失地农民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种生活保障,是失地农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

综上,笔者认为,土地补偿款对于农民来说,其重要性相当于与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对于身体受到伤害一方的重要性,理应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处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