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有新规

来源:网络

2007年,男青年小张和女青年小李经人介绍相识,半年后结婚。新房是小张的父母交纳了首付款购买的,价值25万元,产权归小张所有。双方约定,婚后共同还贷。没想到,婚后两人发现性格不和,常为琐事吵嘴,婚姻走到了尽头。小李起诉离婚,要求分割两人的共同财产,包括共同还贷的住房。法院一审作出判决:驳回小李这一诉讼请求,因为此房属于张某婚前个人财产,即使婚后共同还贷,按照新修订的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没有约定,在分割时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对于共同还贷的部分,应由产权人张某按照份额予以退还。房产增值的部分,由所有者享有。而李某对此有一个错误认识:只要不进行婚前公证,结婚若干年后,该房产就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如果要作为“共同财产”,双方必须约定。相关的司法解释还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因为婚姻的存续转化为共同财产。这实际上就取消了过去的司法解释曾有的“婚姻存续八年,婚前个人财产(房产)作为共同财产”的规定。但是通过这个案例不难发现,过去关于“共同财产”的观念还是很深入人心,很多人对此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认为一定要对婚前财产办理公证,财产才是属于个人的。因此在此提醒:只要保存好属于婚前财产的证据,在产生纠纷时,即使没有经过公证,该财产也不会被认定为共同财产。如果婚前共同出资购房,还是应该办理财产公证,这样才能认定为此房产属于夫妻共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规定,婚姻从登记之日产生效力。如果双方已经登记结婚,即使没有举行仪式,在此期间购房,如果是一方出资,必须办理财产公证,才能证明是出资方个人的财产。如果是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此时子女已经结婚,父母希望出资所购房属于自己子女所有,而子女的配偶并不享有权利,那么要在购房前到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将购房所需资金赠与自己的子女个人所有,然后子女用此资金购房才属于子女个人所有。(不过子女必须举证,证明购房资金全部是由父母赠与,无配偶出资)。或者父母购房时以自己为产权人,然后通过赠与或者遗嘱的方式指定赠与子女个人所有,或者在子女继承后,房产才属于子女个人所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