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认定

来源:网络

夫妻是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也是人在一生中作为重要的伴侣。那他们之间存在的财产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夫妻间的共同财产有哪些?夫妻间的个人财产有哪些?这些问题华律小编将在本文给大家一一解答。

一、夫妻财产制的界定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婚姻法及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对这一关系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明确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完善了原有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内容。

夫妻间的法定财产制又称补充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没有对其选择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进行约定或者有约定但是其约定无效时,依照法律规定所直接适用的夫妻财产制。法律规定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夫妻在婚姻家庭共同生活中的经济需求,解决在夫妻没有对其选择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进行约定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的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法定财产制是法律预先设置而仅在无财产制约定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直接适用的一种夫妻财产制,是对约定财产制的必要补充。

只要存在婚姻关系,就必然存在夫妻间的财产法律关系。婚姻关系当事人要么选择事先约定夫妻间的财产关系,要么就直接适用法律关于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定财产制的适用也是当事人对夫妻财产关系的一种选择。因此,法定夫妻财产制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财产制度。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双方的共同共有财产。当然如果夫妻双方间有约定,也可以将婚前的个人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三、夫妻个人财产制的内容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财产为个人财产。同时,如果夫妻间有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作为个人财产的,也可以认定为个人财产。

夫妻的个人财产是指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具体分为五类。《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属于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在无法确定为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小结:夫妻财产制是一个极其特殊又敏感的词汇。当处在婚姻期间,夫妻对于财产的界定都不是那么在意。然而当婚姻关系结束时,大家对财产的界定就非常在意与敏感。通过婚姻法及相关解释明确对婚后所得共同制将夫妻个人财产、夫妻共有财产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作了严格界定,有利于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