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丈夫离婚前擅自转移财产被判无效

来源:网络

丈夫在离婚前,将夫妻二人共同购买的洗浴中心转到其父名下,试图转移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转让无效,并判决丈夫给付前妻21万元经济补偿。

王萍(化名)和张石(化名)原是夫妻,2005年10月,二人筹款42万元作为首付,以张石的名义购买了坐落在本市河西区一洗浴中心的经营权和设备,并约定如果未付清转让费该洗浴中心不可转让他人。

2006年7月,王萍和张石将一处房产卖掉,并将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偿还洗浴中心的欠款和经营。

2007年,王萍和张石因感情不和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后,双方并未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王萍仍与张石一起经营洗浴中心,并在此居住。但在二人离婚前,张石在未经王萍同意的情况下,与自己的父亲签订了转让协议,将洗浴中心的经营权、设备全部转让到其父的名下。王萍得知后,一纸诉状将张石告上法庭,要求对洗浴中心进行分割。

原审法院认为,王萍与张石原是夫妻,双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出资购买洗浴中心,同时二人将房屋出售后,将所得款偿还了借款,应认定洗浴中心属二人共同享有。张石在离婚前擅自将洗浴中心转让是无效的,其行为侵犯了王萍的合法权益,张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考虑到张石现仍实际经营洗浴中心,并以此为生活来源,应将洗浴中心的经营权和设备判归张石所有,同时酌情将首付款的二分之一给付王萍作为经济补偿。

法院判决洗浴中心归张石经营,设备归张石所有,张石给付王萍经济补偿费21万元。

一审宣判后,张石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

申请财产保全可避转移陷阱

针对婚姻一方五花八门的转移财产行为,本市张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世清认为,摆脱“转移”陷阱,当事人还是谨慎细心为好。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一旦发现双方出现了离婚苗头,就及时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由法院“监管”共有财产。

王律师还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人财产组成成分已不仅仅局限于现金、首饰、房产,而是转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固定财产,如汽车、家用电器、家具等;金融资产,如股权、期权、股票等;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内容比较丰富。如果在婚姻的延续过程中,夫妻双方没有对这些财产的权属作出明确约定或公证,一旦真的“劳燕分飞”,势必要为财产划分而产生纠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