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涉非婚生子女纠纷

来源:网络

很多纠纷的产生其本身是可以避免的,但往往由于本人的一时疏忽,或者为了一时的利益,一时的懒惰而造成的。那么,涉非婚生子女纠纷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接下来由若悠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相关的案例

2006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的奚某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有幸进入500强外企工作。工作中,奚某和上司J日久生情。J是加拿大人,虽年近四十却开朗幽默,深得下属爱戴。一次出差外地,奚得了急性肠胃炎,深夜急诊,J对奚细心照顾,两人从此暗生情愫。之后,两人开始同居生活,保持了3年之久的地下情。2010年,当奚惊喜的发现自己怀孕时,J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坚决要求奚打掉这个孩子,并告诉奚,他是不可能结婚生子的。奚一直期望当他看到孩子之后,会回心转意,便悄悄的离职回老家生下孩子。2011年5月,当奚抱着孩子回到上海,期望和J继续共同生活时,却发现他不仅仅搬离了共同生活的住所,身边似乎还有了其他女人。

奚伤痛之余,不得不考虑今后的生活。每次打电话给J,他总是回避推拖,拒绝见面,更谈不上支付孩子的生活费用。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J作为孩子的父亲,月薪高达六万元,对孩子不闻不问,怎么可以这样逃避责任?

奚经好友介绍,预约婚姻律师进行离婚法律咨询。律师在了解了奚的情况之后,认为非婚生子和婚生子享受同等的权利和法律地位。J作为孩子的父亲,应当尽到父亲的责任,因为奚小姐希望可以通过律师和J进行协商,我们决定先发一封律师函,期望和解,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

律师函很快发出,对方的反应相当迅速,立刻委托了律师回函。内容大概是,J确实和奚小姐有过恋爱关系,但并不确认这个孩子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因此他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而且他郑重指出:在得知奚小姐怀孕后,明确反对生下孩子,但奚小姐并没有尊重他的意见,给大家造成今天的困扰。

看到J如此冷漠的回复,奚彻底绝望,不得不接受律师的建议,准备进入抚养权纠纷之诉。基本于奚小姐和J是非婚生子,而J方的律师函中并不认可和这个孩子的父子关系,作为原告方首先要有证据证明奚小姐和J的长期同居关系,以及在奚小姐受孕期间仍然和J保持同居。在律师的耐心引导下奚小姐一一回想,提供相关的证据线索。如《房屋租赁合同》、同居生活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在受孕期间以夫妻的名义出境旅游……

律师前往奚小姐和J共同租房的中介公司,调取了当时双方共同签的《房屋租赁合同》,把奚小姐提供的照片及视频资料和根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提供了奚小姐为同居住所缴纳的物业费、水电费凭证;立案必须的证据收集完毕,写起诉书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提起了涉外子女抚养权纠纷之诉。原告一方的诉请是:1、依法判令非婚生子由原告抚养;2、被告每月支持抚养费人民币4000元整,一次性支付到孩子年满十八周岁止;

法院立案后,组织一次调解,J方律师表示,根据上海市人均生活水平,可以考虑支付抚养费每月1500元,遭到我方当事人的拒绝。徐律师立刻向人民法院申请了律师调查令,一是前往出入境管理中心,调取双方当事人之前三年的出入境记录,证明双方共同外出度假,且最后一次出境新西兰的时间,正是奚小姐的受孕时间。2、前往被告所工作的外服公司,调查被告的工资、资金等全部收入。此外,由于被告并不确认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我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了亲子鉴定申请。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面对我方充分的证据,被告方不得不认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但对抚养费的数额仍坚持每月1500元。

经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最终法院考虑到被告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孩子目前的实际开销,以及今后入读双语学校的实际需要,也确认按月支付抚养费对被告来说更为合理,最终判决被告按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3500元,支付到孩子年满18周岁为止。

法院没有判决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我方虽然有思想准备,但仍觉得这是立法的缺憾。本案中,被告身为外籍人士,生活及工作流动性极强,如有证据证明他具备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能力,从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来说,应该可以要求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一旦被告离开中国,不再履行中国的生效法律文书,原告根本无从知道被告人在哪里,在哪个国家,更不可能再去被告所在地国家诉诸法律,孩子的权益保障完全取决于被告的诚信和道德,涉外婚姻家庭案件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无论是对抚养孩子的一方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立法应当考虑如何保护这一少数人群的权益保障。

希望可以帮您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