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怎么把握诉讼调解的自愿原则

来源:网络

民事诉讼调解中,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当事人享有对法律赋予的私权利的自由处分的权利,所以,诉讼调解是公权力和私权利的交汇融合,争议双方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自愿处分各自私权的诉讼行为。

自愿原则在处分私权利现象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诉讼调解中更多体现为当事人对私权的处分,包括当事人对调解的程序和调解结果都必须完全自愿,不能含有欺骗、威胁、引诱、误导的因素。调解的程序和结果与判决相比,相对公开,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彼此更容易接受,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调解工作目前属于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前提,是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很有必要。

诉讼调解中,要求办案人员必须尊重当事人意愿,法官可由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向双方讲清各自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调解和判决所形成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利益方面的差异,但不能以判代调,人为压制当事人,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过程,这在程序上违反了当事人意愿。

双方都同意调解,这就符合了调解在程序上的自愿原则,但是,当事人如果对调解结果不同意,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办案人员应该积极向双方进一步解释法律的具体规定,也就是对法律的释明,这是法官的一项义务,不仅在调解中,就是在判决书的论理部分,也是法官对法律的释明。法官可以充分发挥调解相对自由的优势,邀请基层村委、调委会成员、司法所人员、乡村干部、双方亲友,配合法官对双方多做调解工作,以期促成调解协议,但是切忌强迫,否则会在实体上违背自愿调解的原则。

诉讼调解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调解程序自愿。

我国人民调解法第3条、民诉法第85条、民诉法适用意见第92条、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都进一步强调,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有决定是否调解的权利、有选择调解开始时间的权利、有选择调解方式的权利、有决定调解书生效方式的权利。人民法院在答辩期满前组织调解的,应当征求各方同意,当事人申请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组织调解。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还做出明确规定,对于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主持调解。

二、在调解的实体方面,必须当事人自愿。

民诉法第88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能胁迫。这是调解实体自愿的基本原则。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由协商的结果,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私权的自由处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予以准许和确认。对于违法法律或者显示公平的部分,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解释,充分保证当事人知晓协议达成的后果和法律责任,必要时应该把这些内容详细记录在卷,以显示法律的严肃性。法官可由对争议焦点提合适的建议,但不能先入为主,并且表明这不属于判决的意见,以打消双方的顾虑,创造宽松的调解氛围。调解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当事人的调解结果,可能会与判决结果存在差距,但这个差距是双方自愿的,从社会效果上是公平的,人民法院不宜过于干涉。因为协议内容是双方充分协商的结果,体现了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诉讼对抗,减少对人民法院的对立情绪,减少潜在的纠纷隐患,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法制和谐。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诉讼调解工作目前属于我们过司法实践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要多渠道的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多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争议双方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并且按照约定及时履行,从源头上彻底化解纠纷,真正作到社会长治久安,法制环境和谐美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