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离婚诉讼中存在反诉的必要性是什么

来源:网络

一、离婚反诉的现状

反诉,是指在诉讼进行中,被告把原告作为对方当事人所提起的诉。离婚诉讼中的反诉则是指在离婚诉讼的本诉进行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法庭提出以离婚作为诉讼请求的诉。在离婚诉讼中,法律条文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可以对离婚之诉提起反诉,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反诉是指在已经进行的诉讼中,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起的一种独立的诉,目的是为了抵消或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反诉作为独立之诉应与本诉有牵连,是一种新的诉讼法律关系。因此,认为离婚之诉的原告提起离婚,其诉讼请求解除夫妻间的身份关系,诉讼中若被告同意离婚,则为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若不同意离婚,则为否认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存在被告提出一个新的独立的与本诉离婚不同的诉讼请求,因此,离婚反诉不能成立。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反诉,大多数法官也是持否定态度。实践中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反诉很少得到法庭允许。

笔者认为离婚诉讼中的本诉和反诉由于都是以离婚作为诉讼请求的,这是其与一般的反诉最大的不同所在,那么离婚诉讼中的反诉是否有提起的必要?其是否符合反诉的一般要件?本诉与反诉的标的是否同一?

推荐阅读:离婚手续办理

二、离婚诉讼中的反诉存在的必要性

离婚诉讼中的反诉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理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确保当事人诉权实现平衡机制的需要。离婚诉讼的目的在于解除婚姻关系,如果夫妻一方已提起离婚之诉,而他方也同意离婚者,本可以以协议方式离婚,达到解除婚姻的目的,何必仍要提起离婚诉讼之反诉?但协议离婚,不论有无离婚之法定原因,也不必主张有何法定离婚原因,只须双方同意,即可依协议解除婚姻关系,这不仅在事实上造成是非不明,究竟系归责于何方之事由,使婚姻关系解除,无从明了,而关于由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与子女监护权的归属,亦常使协议离婚难以合意。旧婚姻法对于损害赔偿及子女监护探望等并无规定,而现行婚姻法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对于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且在行使探望权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中止探望的权利;关于子女的扶养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因此,即使一方诉讼离婚,他方亦愿意解除婚姻关系,但究竟归责于何方当事人,仍有诉请法院裁判之必要,亦即离婚之原因存在于何方当事人,法律上有不同的评值,处理后果也不同。

因此。原告提起离婚本诉后,被告亦得提起离婚之反诉。在实践中此项诉讼亦屡见不鲜。否则,男女双方各均有离婚理由,甚至某方情节较重,如某方提起离婚之诉后,即认为无保护必要而不许他方另外提起离婚之反诉,则不仅给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之感,亦难以实现诉讼法公平公正的功能,致使双方当事人诉权机制的不平衡。

2、现实实践的要求和诉讼理念的需求。离婚诉讼的目的在于消灭婚姻关系,如果夫妻双方都提出离婚,本可以以协议离婚方式解决,为何仍有必要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反诉?笔者认为,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原来的离婚制度作了很大的修改,尤其是离婚时一方当事人对有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更是一项新的制度。如果本诉中原告提出损害赔偿,被告亦有理由要求原告损害赔偿,实践中被告不能提出反诉因而不能提出损害赔偿,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显然不能满足现实实践的需求。此外,这还会给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之感。

反诉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一种应体现诉讼民主和程序对等。诉讼民主是诉讼公正的重要内容,程序对等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举措。在民事诉讼中,对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平等的保护,使其平等地享受司法救济的权利,这就有必要赋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诉权,确保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对应;赋予原告一方的起诉权,为与此相抗衡,就有必要明确赋予被告一方的反诉权。这对于防止“恶人先告状”,保障诉讼公正公平具有重大意义。公平思想是产生反诉制度最初的指导思想,也是反诉制度最原始的目的所在。虽然赋予被告以抗辩权已能表现出民事诉讼相当的平等性,但仅靠辩论权尚不能完全实现一种相对完满的公平思想。所以必须借助于反诉为被告提供司法保护的途径,而且这一途径必须有切实的权能保护,从而得以无障碍地运用。为此,在诉讼开始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应当尽量促使被告提起反诉,或对之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程序正义价值要求原被告双方的对抗要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尤其是双方当事人在参与诉讼程序上的力量要均等。这样才能体现程序正义的价值之一——参与,是指当事者能够富有影响地参与到程序之中并参与决定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因此,从这两方面结合现实实践的要求看离婚诉讼中的反诉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