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假离婚协议不公可不可以主张共同财产

来源:网络

本来普通的一家,妻子突然患了重病,丈夫埋没了良心,“假离婚”成真。

今年37岁的杜玲是南京某宾馆的服务员。4年前,她嫁给了一个看上去条件还不错的男人——比她大3岁,叫张明,是个公务人员。婚后双方感情融洽,两家老人也相处愉快。2009年3月,女儿出生,更为小家庭增添了喜悦。谁也没有料到,2009年11月,两人居然悄悄领了离婚证。

在后来递交给法院的起诉书中,张明这样解释:双方性格不和,无法共同生活,杜玲主动提出离婚,双方于是签订离婚协议并到民政局办理了登记。

之后知道这件事的的妻子却落泪:“我们是假离婚。2009年8月,他听说我父母家平房要拆迁,就跟我谈,说我户口还在娘家,如果离婚的话可以参与分房,我一开始不同意,父母也不让,但他反复做我思想工作,还请拆迁办的人吃饭,我想能多套房也好,就同意了。离婚协议是他起草的,我问抚养费为什么只写200元,他说给高了影响分房子。我对他深信不疑,根本没想到他会抛弃我。”

亲友们都知道两人假离婚是为了拆迁分房子,张明的同事也知道内情。

百般挽回无果后,杜玲意识到复婚已无望,于是跟张明谈经济问题,不料张明撂下一句“一切都按协议办”。杜玲自然不肯,那份协议的内容为“夫妻双方没有房产、存款、股票、基金等夫妻共同财产”,“女儿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给付抚养费200元直至女儿高中毕业”,明眼人一看便知女方吃亏。

协商无果后,张明索性告到法院,称杜玲离婚后仍强占他的房屋,杜玲的父母也趁他不在家强行入住,要求法院判决三被告立即搬出。

白下法院2010年8月开庭审理此案,杜玲携父母出庭,向法官陈述了离婚的隐情和分手的真实原因。她表示,婚后家中财产均由张明掌握,她没有办法举证,但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共同财产,现在她带着小孩,又身患疾病不能上班,每个月只能领取500元基本工资,如果搬走生活将无法为继。她要求张明给个“说法”,否则坚决不搬。

张明未到庭,他的律师声称,双方系自愿离婚,杜玲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随后,杜玲也向法院递交了诉状,以女儿的名义状告张明,要求增加抚养费。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是200元,杜玲认为根本无法维持女儿的生活,要求增加至2000元。

她调查得知,张明的税前收入是6600余元,而法律规定抚养费宜按工资收入的20%-30%支付。

张明不同意增加,称200元是双方协议约定的,短短一年就要增加于法无据,而且孩子才1岁多,不存在教育费用,没有增加的必要。

经过数次庭审,前不久,白下法院对两起诉讼作出了判决。

法官走访了张明与杜玲共同的朋友,张明的领导和同事,查明,张明与杜玲2009年11月协议离婚,初衷是为了杜玲在拆迁时能分得经济适用房,并非感情不和,双方离婚后仍保持同居关系,直至2010年5月产生矛盾才分开,杜玲一家不存在强占房屋的行为。法官认为,双方虽系假离婚,但婚姻关系已经解体,这是不可逆转的,张明有权收回属于自己的房屋。但是,杜玲在与张明同居期间身患疾病,导致现在收入微薄,而张明系国家公务人员,收入相对稳定,经济条件也更为优渥,判决张明一次性给付杜玲经济帮助5万元。

抚养费一案,法院审理后认为200元不足以维持孩子生活,判决张明将抚养费增至每月1700元。

已经证明离婚协议是为假离婚而拟,“形式大于内容”,现在抚养费已调整,杜玲能否推翻“双方无共同财产”的条款,要求分得属于她的财产份额呢?

法官表示,理论上可以,但操作难度很大。

婚姻法规定,离婚协议显失公平时,女方有权要求撤销相关条款,但必须在协议离婚之日起一年内起诉。杜玲与张明2009年底协议离婚,现已过诉讼时效,无法行使撤销权。(文中名字为化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