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魏某诉蓝田县民政局民政行政登记纠纷案

来源:网络

【要点提示】夫妻一方隐瞒另一方病情,导致婚姻登记机关给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颁发离婚证,因违反了《婚姻登记条例》的强行性规定,故应判决确认无效。离婚证被行政机关确认无效后,双方的婚姻关系是否自动恢复;若在法院做出确认无效的判决前,一方倘若已经结婚、结婚后又离婚或者丧偶,夫妻关系能否自动恢复?这些问题有待于立法进一步明确。【案例索引】一审:陕西省蓝田县人民法院[2008]蓝行初字第4号(2008年4月8日)【案情】原告魏某诉称,原告患有精神分裂病。2007年12月27日被告给原告及第三人颁发了离婚证,违反了法规的规定,故起诉要求撤销蓝田县民政局西蓝离字120700386号离婚证。被告蓝田县民政局辩称,被告在给原告及第三人办理离婚登记时,原告及第三人均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并提交了各自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及双方当事人共同签名的离婚协议书,被告工作人员又详细询问了原告及第三人的离婚意愿及对子女的抚养、财产分割的有关情况,原告及第三人亲自书写了“自愿离婚,按协议执行”的书面保证,并按规定在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中签名或按指印。故被告给原告及第三人办理离婚登记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原告诉称其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未提供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的证据,故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第三人韩某述称,第三人与原告经常吵架并分居。2007年7月,第三人起诉要求与原告离婚,同年9月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经原告与第三人多次协商,双方达成离婚协议。2007年12月27日,原告与第三人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被告工作人员询问原告及第三人是否自愿离婚,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有关情况时,原告与第三人均作了明确的答复,并出具了“自愿离婚,按协议执行”的书面保证。第三人当场给了原告4000元,原告给第三人打了收条,并要求第三人在年前将剩余1000元付清。故认为被告所颁发的离婚证合法有效,请求依法予以维持。原告诉称其患有精神分裂症不是事实,原告能独自从蓝田到西安看望孩子,有时还帮第三人照看生意,走时还向第三人讨要生活费和路费,故认为原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经审理查明,2004年2月18日,原告与第三人补办结婚登记。2007年7月18日,第三人起诉要求与原告离婚,同年9月18日庭审中,原告的法定代理人与第三人均认为原告患有精神分裂症,曾于2004年6、7月份、2005年8、9月份在西安新安医院治疗。2007年9月20日,法院判决驳回了第三人要求与原告离婚的诉讼请求。2007年12月27日,原告与第三人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向被告提交了各自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及双方签名的离婚协议,并在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上签名或按指印,并亲自书写“自愿离婚,按协议执行”的书面保证。被告于当日给原告及第三人颁发了西蓝离字120700386号离婚证。2008年1月29日至2008年3月17日,原告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未定型分裂症”。2008年1月15日,原告诉至本院请求如前所述。庭审中,被告又提供离婚登记告知单(该告知单位于“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的背面),该告知单仅有指印,无签名,亦未签写时间。【审判】一审法院认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有对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法定职责。原告及第三人在被告处办理离婚登记时,第三人向被告提供了虚假的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隐瞒了原告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一事实,致使被告给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办理了离婚登记,违反了《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离婚登记时,婚姻登记机关应不予受理的强制性规定。故被告所分颁发的离婚证应确认无效。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三)项之规定,一审法院判决确认被告蓝田县民政局2007年12月27日给原告魏某及第三人韩某颁发的西蓝离字120700386号离婚证无效。案件受理费50元,由第三人负担。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均未提起上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