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绕过政策购房的典型“妙计”是什么及具有哪些风险

来源:网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种种调控政策,一些购房者绞尽脑汁,试图规避政策或者打着擦边球。律师表示,买房没有捷径,看似购房“妙计”,实则暗藏风险若悠网小编盘点了近期的几个典型“妙计”,并提醒买房人切勿“偷鸡不成蚀把米”。

“妙计"1

“假离婚”破限购规定

张杰(化名)夫妇在南京已有2套房了,一套是位于奥体中心的纯投资房,是个单室套;一套是结婚时购置的小二居室。结婚已有2年的张杰夫妇准备卖了单室套当首付,再买一套大户型,来料被政策挡了道。

“说实话,现在单室套还真难卖!很多购房者要么一步到位,要么起步就是两室套。买个单室套,既占了购房份额,以后出售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开始收20%的个税了。”张杰直言,单室套可能要砸在手里了,“现在的三层室又不想卖。没办法的话,只能离婚了。”

律师说法:夫妻双方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后,婚姻关系就已解除。而想通过假离婚规避限购令的购房者,要警惕离婚财产法律风险。现实中也不乏“人财两空”的案例。所以,夫妻双方对待婚姻就该严肃认真,切勿为了一时之利忘记风险和道德底线。

“妙计”2

借他人之名买房

大光路一家中介工作人员说,他曾经接待过一位炒房客,借亲戚之名买了四五处房产。据介绍,这位炒房客一般都是借侄子侄女之名买房,由于这些亲戚短期内没有买房打算,所以跟他们家人商量好,用他们的身份证买房。

“这样,每次买房都是置业,首付低,而且都能贷款。等房产卖出后,再给亲戚一些分红。”这位中介人士告诉记者,很多炒房客都是这样购房的,一些人早在调控政策出台前就用其他人的身份证炒房了。

律师说法:周他人身份证来买房存在不少问题,因为产权证上的名字毕竟是其他人的,若是他人反悔,打起官司来比较麻烦。而对于被借名买房的人来说,等到自己真正买房时,很可能自己的“首套”已经变成“二套”,因此而享受不到首套房的优惠政策,到时也只能自食苦果了。

“妙计”3

签阴阳合同多贷款

为了少缴契税做低房价的大有人在。小编也发现一些购房者为了减少首付,而与卖方签订阴阳合同,做高房屋总价。

昨天,在房产交易大厅正在办理过户手续的王女士说,她买了一套金陵汇文的学区房,总价135万。“首付40.5万,但手上闲钱也就10万多。”

王女士说,现在住的房子已经转为父母财产,贷款都是她还的,也就去年才还完。现在购房算首套,但首付40多万对她来说还不少。她与卖家协商,签订了两份合同。实际交易价格135万,但签订155万的假购房合同申请银行贷款。“这样,我就能多申请一些贷款,实际给卖家的首付就少多了。”

律师说法:由于签订了两个版本的合同,买卖双方交易的凭据也就缺乏了性,容易产生纠纷。万一卖家拒接按照原始价格成交,会给买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妙计”4

先签合同暂不过户

小刘的房子卖了2个月了,还没有进展,收到的仅仅是买家2万元的定金。原来,小刘房子的买家是个在菜场卖鱼的个体户,在南京压根儿没有纳税证明,也没有缴纳任何社保。

“3个月前,我们就合同了,到现在就拿了2万定,周边的房子都涨价了。我已经后悔卖了。”小刘说,当初看对方很有诚意就答应了,没料到对方不具备买房资格,这3个月都在办理手续。

“当时,中介怕生意做不成,就让我们先签合同,等买家补办好相关手续后,再去过户。没想到,一等就是3个月!”小刘郁闷地说,签完合同她家小区就出新了,邻居都说她卖便宜了还拿不到钱,亏掉了。

律师说法:对于买家来说,虽然合同有效,但由于没有过,并不能够保证房产就是购房者拥有。对于卖家来说,房子卖了却拿不到全款。如果房价涨了。是否能要到差额的损失还是个问题。建议房屋买卖在签订合同后应及时办理过户手续。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