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法律能否捍卫老人的婚姻自主权

来源:网络

案例:

老林的妻子在他40岁那年就因病去世,留下10岁的儿子跟他相依为命。妻子走后,因为怕再婚后孩子受委屈,他一直没有结婚,而是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长大。转眼间,18年过去了,老林为儿子操劳白了头发,累驼了背,不过看着当年的小男孩如今已成家立业,老林就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老林已退休在家,经济无忧、身体健康,儿子也挺孝顺,按理老林应该很满足了,但是他却总是觉得缺点什么。

原来,儿子成家后跟他不住在一起,周末才能回来看看。退休后一个人在家的老林备感寂寞,就报了个老年大学。在老年大学里,老林认识了同样是孤身一人的李阿姨,两人很投缘,渐渐地越走越近。一年之后,两位老人决定正式结婚,没想到这却招来了老林儿子的强烈反对。小林认为父亲这是老不正经,二十年前都没有再婚,现在生活好了,父亲要什么自己都能办到,可他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再婚,纯属丢人显眼。为了防止父亲跟李阿姨偷偷去领证,小林甚至连家里的户口本都藏了起来。

老林一怒之下把小林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保障自己的婚姻自主权,要求小林归还自己的户口本,原本和睦的父子关系因为老林的再婚剑拔弩张。虽然在法官的调解下,小林把户口本还给了父亲,但是对于父亲的再婚他依然持保留意见。

分析:

老人的婚姻自主权,自有法律捍卫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

老年人要求再婚,找一个自己满意、能共同安度晚年的伴侣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也是《婚姻法》所给予保护的。婚姻自主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即使亲生子女也无权干涉和指责。案例中的老林就恰当的运用了法律的武器,在法院的调解下,小林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及时加以改正。父子对簿公堂是个相对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下,两代人可以在心平气和的氛围里进行沟通,老人还可以要求亲友或者子女所在的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调解组织,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劝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