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本案女方父母是否应返还男方彩礼

来源:网络

[案情]

2007年余某(男)与邱某(女)经人介绍相识,余某按照农村习俗,共给付邱某礼金16000元,邱某父母礼金58800元。余某与邱某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按习俗置办酒席。因邱某不愿意和余某共同生活,仅在余某家住了5天,且天天同余某吵架,后外出下落不明。余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余某起诉离婚,邱某应当是被告,判决准予原告余某与被告邱某离婚,由被告邱某返还原告余某礼金74800元。

第二种意见认为:余某起诉离婚,因邱某及其父母都分别收受了礼金,应将邱某及其父母列为共同被告,判决余某与邱某离婚,由邱某返还余某礼金16000元,由邱某父母返还余某礼金58800元。

第三种意见:余某起诉离婚,因该案是离婚纠纷,只能是邱某本人作被告,其父母不能作离婚纠纷案件的被告,但可以列为第三人,判决准予原告余某与被告邱某离婚,由被告邱某返还原告余某礼金16000元,由第三人邱某父母返还原告余某礼金58800元。

第四种意见认为:余某诉邱某离婚纠纷一案,只能由邱某本人作该案的被告,判决原告余某与被告邱某离婚。余某应另案起诉邱某及其父母作为被告的婚约财产纠纷,判决由被告邱某返还原告余某礼金16000元,被告邱某父母返还原告余某礼金58800元。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本案余某诉邱某离婚纠纷,只能是余某作为原告,邱某作为被告,而邱某的父母不能作离婚纠纷一案的共同被告。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本案余某与邱某经人介绍相识,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又未共同生活,未建立夫妻感情,故原告余某要求离婚之诉请,法院应予支持。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本案邱某及其父母借婚姻向原告余某索取彩礼74800元,余某与邱某双方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故余某要求返还彩礼的诉请,法院应予支持。

四、本案邱某收受余某礼金16000元,邱某父母收受余某礼金58800元,故法院应判决邱某及其父母分别返还余某各自收受的礼金,而不应只判决邱某返还余某礼金74800元。但本案属离婚纠纷,邱某父母又不能作离婚纠纷一案的被告,如余某另案起诉邱某及其父母婚约财产纠纷,会增加诉讼成本,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提高审判效率,故可以将邱某父母列为本案的第三人,民事诉讼法设立第三人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法院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实现诉讼经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