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彩礼返还的那些法律事

来源:网络

王成生于某市农村,到33岁还没讨着老婆。王成的父母很是焦急,经媒婆介绍,他与邻镇姑娘姜芳见面。经过交往姜芳愿以身相许,与王城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提出的条件是王家要给付48000元的彩礼,并表示,只要彩礼到位,马上可以完婚!

王成的父母凑足彩礼当着媒婆的面交给女孩的父亲姜东明。拿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姜东明表示马上成婚。不久,王成与姜芳在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下,走进了婚姻的店堂。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也宴请了亲朋好友,婚礼热热闹闹。但婚后不久令王成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姜芳并不安心在王成家,不时外出,经常跑回娘家。“结婚”两个多月时间,姜芳在王成家呆了不到二十天。后来,结婚仅仅两个多月,姜芳就不辞而别,王成到处寻找未果,找“岳父”姜东明要人,姜说也不知道。后来见没有什么希望,王成又提出要姜东明返还彩礼。姜东明也不再客气,他说:“我并不欠你的钱,虽然是我打的收条,但钱结婚时已经全部交给了姜芹,她也和你结了婚,她的事我管不了!

在姜芳不见踪影数月之后,在姜东明不闻不问的情况下,2005年8月8日,王成一纸诉状将姜芳及姜东明告上了法庭。王成诉称,其于2005年1月经人介绍与姜芳认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同年2月6日姜芳家经介绍人索要礼金48000元,有姜东明于2月17日所立字句一份。后虽然举行了结婚仪式,但同居期间姜芳经常外出不归,后不辞而别。请求法院判令姜芹及姜东明返还彩礼,并承担连带责任。

后来法院最终判决由姜芳返还王成根彩礼40000元,姜芳的父亲姜东明承担连带返还责任。

律师点评:彩礼在一些地区又称为聘礼,是指男女双方恋爱关系基本确定以后,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表示其准备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中国古代的法律将由此形成的婚姻称做聘娶婚。婚姻之中,男方要送彩礼,女方要陪送嫁妆,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在当今时代,仍盛行于我国各个地区。彩礼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必须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最终缔结婚姻关系,不得已而为的给付,其具有明显的习俗性。

目前关于彩礼返还与否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两个:

其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法发[1993]第32号)该意见第18条规定“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房屋等财物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为购置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产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在分析彩礼性质定性时,一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彩礼给付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与无条件赠与不同,其实质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当事人一方给予另一方彩礼时,往往给付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即准备与对方缔结婚姻关系;另一方收取彩礼的行为也表示愿意与其缔结婚姻关系。鉴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对彩礼的返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应严格从法律规定角度掌握。

2、彩礼给付与“借婚姻索取财物”、“包办、买卖婚姻不同。彩礼给付是合法行为,而后两者属于违法行为。

3、彩礼给付受法律保护,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彩礼给付行为不能反悔;这一点和婚约不同,婚约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即使当事人订立后一方不履行,法院也不予受理。

在本案中法院为什么判决姜芳把彩礼全部返还给姜东明呢?

在本案中,姜芳仅与王城同居两个多月就反悔回娘家,最后又不辞而别,下落不明。故过错在于女方,因此法院最终支持了王成的诉讼请求,由女方全部返还了男方彩礼。因此在彩礼返还上,实际上还是以男女方的过错为判断依据的。

本案中虽然老丈人姜东明收了彩礼,但其实这钱主要用于婚姻开支,应该是代女儿姜芳收下彩礼,怎么能要求老丈人返还彩礼呢?是否应当让女方家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就缔结婚姻关系而言,当事人只能是男女双方,但根据民风民俗,彩礼的给付不仅仅涉及男女双方,而且涉及到双方家庭之间的往来。在习俗中,一般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即使由本人亲自接收,儿女为表孝心,感激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也会将一部分交由父母。所以,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均可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被告如提出原告不是实际给付人或自己不是实际接收人的抗辩,由于彩礼给付实际就是以男女双方为利益对象或代表,因此法院对此抗辩可不予采信。本案中将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并无不妥。另外从判决执行角度考虑,对于这样的案件,确定承担返还义务的主体资格直接关系到原告权利能否实现。由于女方失踪,如果仅判决由女方承担责任,那么判决的最终结果将是空纸一张,将极大的影响法院判决的公信力和可执行性。

另外,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第(一)项的规定,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彩礼应当返还。实践中男女双方可能基于对法律规定的不了解而仅形成同居关系,但是法院释明相应法律规定后,男女双方基于感情状况可能愿意补办登记,若人民法院简单地判决返还彩礼反而有失公平,或容易引发矛盾,因此,在审理上述情形的彩礼返还案件时,人民法院应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向同居男女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在其不补办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可判决返还。

实际生活中,已给付的彩礼可能已经用于购置双方共同生活的物品,事实上已经转换为男女双方的共同财产,或者已经在男女共同生活中消耗,因此,我们在处理涉及彩礼返还的案件时,就应当返还的范围而言,要根据已给付的彩礼的使用情况,是否在男女双方共同生活中发生了必要的消耗,婚姻关系或同居关系存续期间的长短等具体事实综合把握,在处理方式上也应当灵活运用,特别是彩礼已经转化为共同生活的财产时,可将彩礼的返还与分割共同财产一并考虑,在分割中体现彩礼的返还。

那么在结婚时,大家涉及彩礼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1、首先是要对感情负责,对对方负责、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切勿因彩礼多少而左右了感情选择。

2、在双方定好彩礼和结婚等问题后,除了按照民俗民风举行仪式和宴席外,先要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3、对于彩礼,一定要注意要通过媒人交接。因为赠送彩礼与一般的民事行为有所不同,赠与方不可能要求对方出具收条等书面手续,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礼。因此,当引发彩礼纠纷时,当事人举证比较困难。因此,中间人就非常重要。

4、对彩礼,女方父母不应过多干预,最好由女方以自己名义办理存折,由女方自行处理,这样可以一方面证明彩礼的去向,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成为返还彩礼的连带责任一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