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婚姻

不返还彩礼要不要坐牢

来源:网络

彩礼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彩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返还的。如果彩礼不返还会有什么后果呢?近日,福建省政和县某村村民魏某,因为拖欠他人彩礼拒不返还,被政和县人民法院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所以,不返还彩礼会坐牢吗?找若悠网小编在下文为您解答!

真实案例:

魏某的女儿与谢某的儿子于2015年7月23日订立婚约,谢某于当日给付彩礼人民币两万元。不久,谢某发现魏某女儿有不良习性。谢某便要求退婚,并要求返还彩礼两万元,但魏某始终避而不见。2016年1月5日,谢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魏某返还彩礼。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收受财物的一方应当予以返还。2016年2月1日,法院判令魏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彩礼。但在法定期限内,魏某并没有及时兑付,谢某便向法院申请执行,同年4月14日,执行通知书下达,但魏某均以无财产可执行为由拒绝履行。执行法官几经辗转了解到魏某于7月31日与买家达成购买协议出售房屋,总价值在九万八千元,但魏某依旧拒绝履行。8月18日,政和县人民法院以魏某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政和县公安局。近日,政和县公安局已确定立案。

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两个问题:1、彩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返还;2、拒执犯罪是什么东西?怎么适用?

首先来看彩礼返还的问题。

彩礼一般是指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的聘金、聘礼。在中国古代,彩礼被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现代社会沿袭了彩礼制度,这已经成为了传统民间习俗。

彩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返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该案符合该法律条文的第(一)项,因此法院判令返还彩礼。

谁能起诉要求返还彩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彩礼的应该是当事人。

1、对于已经缔结婚姻的,在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的原被告自然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

2、对于已经给付彩礼但缔结婚姻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要求返还彩礼的案件,对“当事人”应该做扩张解释,即当事人也应该包括缔结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父母。因为在彩礼的用途上,既有可能是女方个人所用,也有可能是女方家庭所用、还有可能为男女双方所组建的家庭所用。因此,一般可列女方为被告,如彩礼实际收受人为女方父母或其他人,则可考虑列实际收受人为共同被告。这样既符合婚约财产纠纷特质,也有利于真正解决纠纷。

如何证明交付的彩礼数额?

在返还彩礼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据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彩礼的数量,这往往也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但是,给付彩礼与普通的民事行为不同,由于其双方是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给付方一般不会要求对方出具收条等书面手续,以表明收到的彩礼及数量。因此,在举证过程中,当事人多以证人证言为主,因多为亲友证言,通常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证明力不大。对方当事人也往往以此理由抗辩,主张法院不予采信。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有时往往不经过对方同意,在给付彩礼时,偷录双方谈话,制作谈话录音。根据《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所取得的证据就可认定。所以,只要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和原则,且能证明其真实性的,就能得到采信。另外也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赠送彩礼一方的家庭情况等进行认定。

第二,关于拒执罪的问题。

大家常说的拒执犯罪全称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里的“判决、裁定”,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包括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

那什么情况下才算是“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呢?

这个问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能找到答案,具体分以下8种情况:

1、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6、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7、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8、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拒执罪”是怎么提起诉讼的?由哪里的法院管辖?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提起自诉。

一般情况下,由执行法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提醒:“老赖”入刑绝不是一句玩笑,法庭上达成和解,出了法庭就不认账,玩失踪、转移财产,法律不是儿戏,小心“耍小聪明”可能会让你秒变“阶下囚”。

除拒执罪之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准备了11大手段惩治欠钱不还的老赖们:

1、老赖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2、查封、冻结老赖支付宝账户;

3、鼠标一点就可网上冻结、划扣老赖财产;

4、老赖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

5、老赖不得担任老板、董事、监事、高管;

6、老赖的车辆上不了高速;

7、水陆空阻止老赖出行。老赖买不了飞机票;不能买列车软卧和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坐不了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买不了代步私家车,水陆空出行各种受阻!

8、禁止高消费,再也不能任性了;

9、老赖的子女不允许上重点私立学校。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家长是老赖,其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10、限制老赖炒股、买房、出境;

11、养老金可直接划扣。被执行人应得的养老金应当视为被执行人在第三人处的固定收入,属于其责任财产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冻结、扣划。但是,在冻结、扣划前,应当预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必须的生活费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