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四大外资空调企业挑战发展

来源:网络

 □特约记者张彦斌/文

多年来,外资空调企业的技术、品牌及品质优势,拥有了一批忠诚的消费群体。然而,在中国空调市场,外资企业的这三大优势却不能转化成为市场竞争优势,只是自我陶醉于一亩三分地中,在中国市场品牌高度集中化、企业规模化的扩张中,最终只能再次面临生存危机的挑战。

松下:政策摇摆制约规模做大

松下一直是被誉为最贴近中国市场的外资空调品牌。松下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的确显示出作为全球企业的派头,在首次布局时就渗透到国内本土市场的各个层面,不仅一二级市场可以看到松下的活跃,甚至在一些区域的三级市场也可以看到松下的身影。

但松下空调的这种贴近市场的策略,并没有像中国企业那样伴随市场成长而迅速扩大,而是维持在一定量上的徘徊、停滞,以至于落后。是什么原因导致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场上“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呢?

关键是松下在市场政策上的摇摆。一是产品定位摇摆。早期在中国定位为外资品牌里的相对低价品牌。后来由于国内品牌频繁使用价格战来攻城略地,松下为了寻找差异化,又调整为高端品牌定位。如此反复还不止一次,使松下不仅在市场操作上难以把握,还使得其在渠道代理商中制造了许多混乱。

二是渠道政策多变。松下一直采取区域代理的营销模式,但其对代理商的政策变化太快,使得一些代理商很难适应。2006年以前,松下空调在主要区域都设有中转仓库,为了加强产品计划和节省费用,2006年却取消了中转仓库,结果让众多代理商承担库存风险,丧失了发展的信心。

造成松下空调的政策摇摆的内因,便是日方管理人员在华工作时间设有年限,频繁的高管变化对前期的政策思路没有延续性。

三菱电机:保守策略限制快速突破

近年来,在外资空调持续表现低迷的情况下,三菱电机的表现可圈可点,始终处于上升通道,被誉为增长最稳定的外资品牌。三菱电机能在中国市场稳定增长,一方面是三菱电机的高品质被市场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是三菱电机在中国市场上的精耕细作。

不过,摆在三菱电机面前的瓶颈也很突出,就是如何实现在高品质定位下市场规模的突破。定位高端与扩大规模存在矛盾,定位高端就只能面对消费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而要想迅速扩大占有率就有可能会改变品牌定位,三菱电机的“鱼与熊掌”兼得的理想很难。

去年,三菱电机进行了一系列细化市场的尝试,对江苏的三大代理商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成立由厂家、代理商共同出资的公司——江苏信凌电器,代表厂家管理江苏市场。另外,三菱电机还在江苏市场成立13家分公司,试点进行带货安装。这些措施都是在尝试进行市场的精耕细作,帮助代理商拆分区域,缩小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