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中国骨干企业受制于外 无商业机密被掌握底线

来源:网络

什么妨碍了我们自主创新

“简直是脱光衣服让人看。”

2005年初,德国ZF集团对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调查,调查细致得“毫无商业机密可言”。杭齿是我国机械传动装置行业的龙头,掌握着多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其船用齿轮箱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但是杭齿的汽车变速箱生产能力相对较弱,试图通过与世界传动行业巨头ZF集团合作来提高。

此前,合作谈判进行了两年多。

通过这次调查,ZF公司完全掌握了杭齿的“底细”。而且,它早就掌握了杭齿大股东、能够决定杭齿命运的杭州萧山区政府的“底线”──一定要达成合资。ZF公司曾放言:不按照整体合资、外方控股70%的要求办,就不来杭州投资。

杭齿高层几乎全部反对,但迫于区政府的指令,全面合资的意向书还是签署了。据此,杭齿将全部并入合资公司,只拥有很少的管理权,不再拥有自主开发相关产品的权利,不能再使用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品牌。

这次不计成本、自残式的合资被披露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底,合资事宜全面停止。萧山区和浙江省都表示要大力支持杭齿自主创新,帮助其解决厂房狭小、人员包袱重等各种问题。杭齿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一事也正在积极进行。

杭齿无疑是幸运的,避免了“合资-亏损-外方独资(控股)”这一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然而,许多国有骨干企业并没有这样的幸运。它们在合资的道路上,已经书写、正在书写和将要书写违背中方合资初衷的命运。

大连机电厂是中国最大的电机企业,一直是国内中小电机行业技术发展的领航者。1996年与新加坡威斯特公司合资后,连年亏损,仅3年时间就被新方收购,一半以上职工失业,技术平台瓦解。

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是全国唯一能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企业,其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95%。1997年它的优质资产与美国一公司合资,7年后被美国公司全部收购。从此,中国大型农业机械领域的技术平台瓦解,农业大国中国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被美国公司垄断。

中国化工机械制造的设备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锦西化机,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制造、维修技术,2004年全集团盈利800多万元。2005年,在葫芦岛市政府的主导下,锦西化机与德国西门子合资,丧失了对其最大且唯一盈利的分厂的控制权。从此,国内大型化肥设备维修依靠的对象变成了外国公司。

《中国工业报》集中报道过十几个这样的合资案例。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承耀研究员在总结它们的共性时提到:我们要“利用外资”,结果反而“被外资利用”。企业往往“拱手相让”,合资成了“外商与官员的双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