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评估包括哪些

来源:网络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内部控制标准,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部控制评估包括控制环境评估、会计系统评估和控制程序评估三个方面。

控制环境的评估

内控机制能否发挥作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管理当局的态度。审计人员应当了解控制环境,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审计人员应调查了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采取的措施,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是否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企业是否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并发挥作用,会计信息及相关业务信息的报告制度是否健全。

会计系统的评估

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会计系统,以识别和理解被审计单位交易和事项的主要类别和发生过程;了解重要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以及会计报表项目,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过程。

控制程序的评估

建章立制是内控制度的基础,但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执行。审计人员在评估控制程序执行情况时,主要采取业务循环评估办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仓储与存货、销售与收款、生产、投融资、薪酬五大业务循环,由于现金和银行存款分散于各个循环,将货币资金单独作为一个业务循环评估。具体包括:

1、仓储与存货业务内控评估。了解大额的存货采购是否签订购货合同,有无审批制度;存货的入库是否严格履行验收手续,对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是否逐项核对,并及时入账;存货的发出手续是否按规定办理,是否及时登记并与会计记录核对;存货的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是否严格分离;是否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发生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是否及时按规定审批处理。

2、生产业务内控评估。了解是否建立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成本开支范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成本核算制度是否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特点,是否严格执行;各成本项目的核算、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的结转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前后期是否一致;是否定期盘点在产品,并作为在产品成本的分配依据。

3、销售业务内控评估。核对销售发票、销售合同、销售订单所载明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是否一致;抽取一定时期内的销售发票,检查其是否连续编号,有无缺号,作废发票的处理是否合规;抽取送货单,并与相关的销售发票核对,检查已发出的商品是否均已向顾客开出发票;检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核准。

4、薪酬业务内控评估。了解工资标准的制定及变动是否经授权批准;调查员工工资卡或人事档案,以确定工资发放依据;检查应付工资总额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合计数是否相符;抽查工资单,从中选取不同类型员工检查。

5、投融资业务内控评估。了解投资项目是否均经授权批准;融资借款是否签订借款合同;抵押担保是否获得授权批准;有价证券的买卖是否经适当授权,是否妥善保管并定期盘点核对;抽查新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项目有无预算、决算,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6、货币资金内控评估。检查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离;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盘点;核对收款凭证与存入银行账户解款单的日期和金额是否相等;抽取一定时期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是否一致;检查付款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长期未达事项。

内部控制评估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执业经验、判断水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评估内部控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内部控制是针对常规事项设计的,其作用是有限度的。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并不一定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企业内控制度健全也不能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健全的内控也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在管理当局的操控下,内部控制可以演变为形式上的健全有效,甚至成为包装舞弊的工具。

审计人员通过实施评估程序,考虑企业各方面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全面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发表恰当的评估意见,指出企业内控中的薄弱环节,揭示企业经营风险,提出管理建议,促进企业发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