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新规:股东滥用权利致公司不分配利润,司法可干预

来源:网络

每家股份制公司成立一般伴有公司所有人还有股东,其中股东就是其中的出资人,也叫投资人。既然如此,股东自然在这家公司某些地方是具有一定的权力的,例如受益权、某些大事件的决策权等。不乏一些股东滥用职权致公司不分配利润,国家对此颁布了相关新规定,司法可干预。下面,若悠网小编将为您介绍这个新规定。

一、股东滥用权利,司法可适当干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将于9月1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直以来,股东的利润分配权备受关注。所谓利润分配权,是指股东有权按照出资或股份比例请求分配公司利润的权利。是否分配和如何分配公司利润,原则上属于商业判断和公司自治的范畴,人民法院一般不应介入。

《解释》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明确规定,股东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应当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未提交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不予支持。

但近年来,公司大股东违反同股同权原则和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排挤、压榨小股东,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损害小股东利润分配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司自治。譬如,公司不分配利润,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领取过高薪酬,或者由控股股东操纵公司购买与经营无关的财物或者服务,用于其自身使用或者消费,或者隐瞒或者转移利润,等等。

为此,《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司法可以适当干预,以实现对公司自治失灵的矫正。

二、股东相关权利

1.知情质询权

2.决策表决权

3.选举权

4.收益权

5.解散公司请求权

6.股东代表诉讼权

7.直接索赔权

8.全名为对董事或高管的直接索赔权

9.优先权

10.提议召集权

11.临时股东会的提议召集权

以上就是小编对最高法关于股东滥用权力的相关新规的资料整理及补充。股东固然有很多权利可以正当行使,但凡任何事情有个度,导致了公司不分配利润这就伤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了。新规出,以后若公司出现类似这样事情,可以请求司法干预来惩治调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法律咨询,若悠网有专业的律师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