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我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存在哪些障碍

来源:网络

股票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制度基础、市场规模以及各金融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高低等因素密切相关。上文在分析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时,实际上隐含了一些基本前提条件:一是规范、成熟的股票市场制度与一定的市场规模;二是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信贷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较高;三是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投资者预期等等。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股票市场和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在上述几个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并进而成为制约股票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

1.股票市场规模偏小,缺乏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

一般而言,大规模、高效率的股票市场可以充分反映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及其变化,同时也能将这种对货币政策变化所做出的反应通过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传递到现实经济中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尽管股票市场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其规模仍然相对偏小。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统计资料,截止2002年底,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为1224家,股票市价总值38329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7.43%,若扣除不能上市流通的部分,股票流通市值为12485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即国民经济证券化率)仅为12.19%,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同期美国的120%、英国的138%、香港地区的180%,甚至也低于印度的75%、泰国的92%。同时,股票市场结构不合理。从现代技术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证券市场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层级结构,目前仍然缺乏适应于创业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投资者选择余地小;市场的地域分布不合理,广大中西部地区缺乏应有的市场布局;证券交易品种太少,与证券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如股票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尚未推出,投资者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由此可见,规模有限、结构失衡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程度有限,难以发挥资本市场对我国国民经济应有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较大限制。

2.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较低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依赖于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只有当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各个市场的资金价格才能有效地引导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目的。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利率(收益率)缺乏内在联系,股票的价格变化尚不能准确反映货币政策的松紧。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是优先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从而使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我们知道,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以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要高于资本市场,而货币市场滞后于资本市场的现实,使两个市场的利率与收益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投资者在货币政策变动时对银行存款、股票等不同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难以进行有效比较,从而降低了他们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因此,货币政策试图通过中介目标调控股票价格,并使之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不大。

3.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尚不明显

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财富效应来激活市场,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股票市场的长期繁荣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股市的持续繁荣不仅使投资者因金融财富增加而派生出额外消费支出,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在心理上将股票投资收人由暂时性收入转为持久性收入),从而使长期边际消费倾向(MPC)呈现出扩大趋势,消费支出进一步增加。同时,较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在美国,居民个人主要通过各种基金组织参与股市)可以确保个人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分享股市持续繁荣的成果。财富效应之所以在我国股票市场难以显现,主要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持续繁荣的趋势不明显,股价波动幅度过大,投机成分较多,投资者难以形成“持久性”收入预期。同时,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也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形成。一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呈现出以散户为主导的格局。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投资者开户数达6884万户,个人投资者占开户总数的99.13%,但由于投资水平不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整体投资收益不高,而拥有资金、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却成为股市繁荣的最大获利者。但这些机构投资者通常由少数人或经济主体投资,投资收益分配严重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大户倾斜,中小投资者难以分享股价上升的成果。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低收入者的MPC要高于高收人者,因此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大户并未将股票投资所赚取的收益主要用于消费,而是滞留在股市通过循环投资以获取更大收益,财富效应难以有效形成和充分发挥。因此,货币政策变量的变化能够调整的主要是社会资金的分配结构,货币政策难以通过财富效应渠道实现有效传导。

4.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

由于历史的、体制性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被简化为“融资”——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筹集资金,这种政策取向导致股票市场在发展和运行中存在一系列制度缺陷:

(1)公司上市制度不科学。目前我国公司上市制度已由审核制改为核准制,虽然不再由政府直接审批,但仍需由券商推荐,并经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仍然存在问题,而上市公司的总量仍受计划的严格限制,股票的供给不能对股市需求变动做出灵敏的反应。

(2)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而组建起来的,现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设置有国有股(含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等,且股权过度集中于国有股,而国家作为公司大股东无法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社会公众股东的投资行为也趋于短期化。国有股、企业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不仅造成市场分割,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与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而且进一步放大了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扭曲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3)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一些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披露法定信息,有的公司甚至隐瞒重大事件或散布虚假信息,以达到上市、资产重组或操纵股价等目的。

(4)证券监管体制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监管沿袭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监管手段偏重于“政策化”,股市运行的政策性特征明显,证券监管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运用不协调。正因为股票市场存在上述制度性缺陷,股价严重偏离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货币政策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激发股市投机或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不能借助于股票市场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因此,从总体上讲,目前股票价格指数与CDP的相关性较弱,股市还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