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来源:网络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是一份标的为股权的特殊合同。协议首先应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的要件,那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生效的要件是什么?接下来就由若悠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公司法第71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之间可发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该条赋予了股东可以转让股权的权利,可以向其他股东转让,可以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同时也规定了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必经的程序,规定了其他股东在转让时权利义务。在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是必须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由于股东之间相互转让是完全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没有争议,在这里不作论述了。征求其他股东意见是不是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必经程序?不经此程序,股权转让协议效力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我倾向性认为签订转让股权的协议是存有瑕疵的合同,以此认定为可撤销的合同比较符合情理。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明显的人合性体现在各出资股东之间的相互信赖是公司维系的基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出资主要是股东间集资行为,不具有社会公开性,股东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信赖与合作关系。拥有股权的股东一般也拥有公司的经营权,因此,股权的转让必然会影响原有的信赖合作关系及公司的经营运作,牵涉到其他股东将来的权益。另外,根据股权理论,股权包括股东为自身利益而行使的自益权(如股息、红利、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和兼为其他股东和公司利益而行使的公益权(如投票表决权、对董事起诉权)。股东转让股权。股东的权利也就随之转让了附载其上的自益权与公益权,就必然涉及其他股东和公司的利益。为了保护股东之间的紧密的信赖关系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同时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持续、效率经营,公司法上规定了股东转让程序要件,也赋予其他股东在股权转让时权利义务,这即是该条款设立的本意。

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必经程序性条件:征求全体股东的意见。如果股权发生转让,但未履行该程序即未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转让行为是无效的。股东在股权转让之前有征求全体股东的法定义务。

股权转让协议是以股权转让为内容的合同,股权转让是合同项下债的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与股权转让生效时间是不一致的,股权转让生效是在协议生效之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股权一般不会立即移转,需要一定时间办理权利交接、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才正式完成股权转让。由此可见,股权转让和签订股权协议是有一定区别的。条文上规定的是股权转让程序性要件,没有明确规定是股权转让协议生效要件之一,即没有要求在签订协议时必须要求股东会对股权转让形成决议。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股东是可以在未征求全体股东意见时与股东以外的人签订转让协议。该条款不是签订协议时必须具备的要件,在没有征求全体股东意见的情况下,并不导致协议的无效。股东在签订股东转让协议之前,原则上没有征求全体股东意见的法定义务。

但是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转让股权,实质是处分其所有的股权。公司法第35条是对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作出了限制,我认为是对股东处分股权作了限制。从物权角度分析,股东对所持有股份是所有者,享有完全物权,也就是说对其股份享有占有、处分、收益、使用的权利。股东作为股份的合法所有者,当然可以自由处分其股份。但是由于公司股份的特殊性,转让股份也转让附载其上的权利,会影响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基于这一点,法律对股权转让即处分行为作了程序上的限制,我认为股东还是缺乏完全自由处分股权的权利。股东在征求全体股东意见后,才取得股权完全自由处分的权利。股东在没有取得过半数其他股东同意或不同意又不购买,应视为没有取得完全自由处分权。这时股东对外签订处分股权的协议是存在瑕疵,协议另一方可能取得股权,也可能协议根本不能履行。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未征求全体股东意见,协议存在瑕疵。在签订协议后,股东在完善程序要件即召开股东大会征求意见时,会遇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有过半数股东同意或实际上同意(不同意又不购买),瑕疵消除,协议符合公司法,从签订之日起生效,股权可以对外转让

第二种是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且要求购买转让的股权时,瑕疵已阻碍到协议根本无法履行,达不到协议签订的目的,我认为此时协议认定为无效妥当些。假若此是还认定为协议有效,有效就要受法律保护,包括协议的履行也受法律保护,可是其他股东却可依法行使权利(以未征求全体股东意见为由阻碍股权向外转让)阻止协议的履行,这是相矛盾的。

鉴于上述两种情况,协议效力不同,符合可撤销合同的特征,因此把转让协议签订时在没有征求全体股东意见时定性为可撤销合同更为妥当些。

在协议签订后,股东不征求股东意见直接转让股权,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必经程序,转让行为无效,转让协议仍属可撤销合同。在一定时期内,其他股东仍不行使撤销权,协议瑕疵消除,合同从签订之日起生效。

须要说明的是,最高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中,股权转让协议涉及这方面问题也是这么定性的。虽然只是意见稿,已代表最高院倾向性意见。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该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