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用假离婚证买房子后果有哪些

来源:网络

一、用假离婚证买房子后果有哪些

通过所谓的“假离婚”方式购买房产所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完成相应的离婚手续或离婚判决书正式生效之后,原有的合法婚姻关系应确认为已经解除;

其次,在此过程中所购置的房产将无法被视为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而应当归属于其中某一方的个人财产范畴;

最后,由于双方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因此男女双方都不再享有作为夫妻所享有的权利以及承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二、用假离婚证贷款买房子银行会不会负责任

银行显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责,然而最为关键的因素仍然在于贷款方本身所应承担的责任。

将假离婚证书作为申请个人贷款的凭证,这种做法不仅涉及到违法行为,甚至可能触及刑法规定中的诈骗罪。

首先,如果你的房产证被他人用以民间借贷中的抵押贷款,这已构成侵犯刑法第193条所定义的贷款诈骗罪。

此时,你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局报案,请求相关机关启动案件侦查程序并追究对方的犯罪责任。

从民事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由于动用房地产证进行贷款并非你亲自或经你授权的第三方行为,因此这一贷款活动对你并不产生法律拘束力,也就意味着你无需承担偿还贷款的法律责任。

另外,由于该贷款行为产生的房地产抵押权在法律上并无实质效力,你有权向银行以及抵押权登记部门寻求撤销该抵押权登记。

其次,关于网贷抵赖未偿清债务的情况究竟是否属于刑事事件,通常而言,只要存在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延迟还款情况,即可定性为民事借贷纠纷。

当借款方提出诉讼后,案件会交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

若借款方坚决拒绝偿还贷款,人民法院则可通过执行程序实施强制措施,查封、冻结借款方的资产和银行账户。

但是,如果在贷款阶段便采用了虚假证明或者虚构事实等手段来获取贷款,那么这无疑构成了刑法中规定的诈骗罪,需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了解合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之间的具体差异。

尽管这两种犯罪均以非法侵占的意图欺骗他人财务为共同特征,但它们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它们所影响的复杂客体有所不同,尽管两者都会损害财产所有权,然而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

合同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合同监督制度,而贷款诈骗罪则更倾向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

其次,这两种犯罪的场景设定也各不相同,合同诈骗罪主要发生在合同签署、履行的整个流程之中,而贷款诈骗罪则侧重在贷款人为获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环节。

再者,二者侵害的直接目标群体也不尽相同,合同诈骗罪所影响的直接受害方可能是合同另一方的财产或者贷款,而贷款诈骗罪的直接受害者通常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综上所述,在面对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这两种法律规定的情形时,我们需遵循特别法规优于普通法规的原则。

鉴于贷款合同相较于一般的合同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当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时,相比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处理方式优先适用。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用假离婚证买房子后果有哪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