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购房合同签订后不想买了怎么样办

来源:网络

一、购房合同签订后不想买了怎么样办

购房合同签订后不想买了的处理方式是应当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怎么样签订解除购房合同

由于解除购房合同会涉及到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所以在不可能全部同步进行,时间先后不同,方案不同。目前就主流来说的有以下几种:

1、先和开发商解除合约关系,之后从开发商手中拿回首付款,再与银行解除之前签订的借款合同,最后由开发商归还银行贷款,合同此时终止。

2、先和开发商解除合约关系,之后与银行解除之前签订的借款合同,从开发商手中拿回首付款,最后由开发商归还银行贷款,合同此时终止。

3、先和开发商解除合约关系,开发商先归还银行贷款,然后与银行解除之前签订的借款合同,最后从开发商手中拿回首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三、签订购房合同后未办贷款能退吗

1、可以协商退房,但要承担违约责任。

2、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用来购买房屋,签的是抵押贷款,逻辑关系为买房子钱不够因此向银行申请贷款来支付房款,而房屋是作为抵押物的。此时若退房则表示你没有房屋,贷款抵押物不存在,则贷款合同也会出现因为你退房导致的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所以说一旦退房则面临两个合同的违约赔款。

3、购房合同是为了约束买卖双方的法律依据,一但签订合同即表示存在双方的法律约束,双方都不能随意反悔,如果购房人已经交了签订了购房合同,但希望退房的,并且购房人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开发商的严重违约行为而要求退房,则购房人可以解除买卖合同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据此与开发商协商解除买卖合同。但如果购房人并没有法定或约定的解约权,则此时购房人解除买卖合同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需要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4、贷款合同的签订是你与银行之间的法律约束,一旦签订不能随意反悔,否则需要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购房合同签订后不想买了怎么样办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