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我国房产诉讼时效是几年

来源:网络

一、我国房产诉讼时效是几年?

房产纠纷诉讼一般时效为两年,延付、迟付、拒付租金诉讼时效为一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如在诉讼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确实不是由于原告的过错,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当中止计算,从障碍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开发商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的90天内,必须协助业主办理好房产证,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什么情况下会办不到房产证

无法办理或长期得不到房产证的18种情况:

1、开发企业已经破产或被取消资质,无法继续办理楼盘的大确权;

2、开发商没有取得或没有缴齐;

3、开发商将土地或房屋抵押给银行或建筑队等,债务尚未清偿完毕;

4、开发商没有完成竣工备案工作;

5、开发企业将房屋重复销售(未经合同备案),导致无法办理房产证;

6、楼盘被法院查封;

7、开发商没有取得建筑面积实测数据;

8、商品房出现面积误差,在一定范围内的超面积需按规定补缴或退回购房差额,在面积误差未解决的情况下,将导致无法办理产权登记;

9、开发商没有按整体规划建设小区配套设施,或未移交小区配套用房,无法通过综合验收;

10、开发商不及时办理大确权;

11、开发商不配合提供办理小房产证的相关资料;

12、开发商与小业主存在纠纷,扣着本该发给小业主的房地产证不发;

13、房屋契税尚未缴纳;

14、公共维修基金尚未交付;

15、提交办理房产证的文件不合格;

16、个别购房者购房入住后进行违章搭建,致使规划部门不予核发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

17、房产证办理部门无正当理由拖延办理或不予办理;

18、代办产权的单位或人员(律师、代理公司)违规操作。

三、房地产纠纷如何解决

房地产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协商、仲裁、行政和诉讼等途径加以解决。

房地产纠纷的调解协商解决。调解是指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在不能相互协商纠纷时,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其他组织部门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根据有关房屋的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相互谅解,达成和解协议,使房屋纠纷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协商是指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在没有第三者参加的情意下,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精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达成协议,使房屋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的方式。协商解决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迅速稳妥,并且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统一认识,增进了解,不伤感情。

房地产纠纷的仲裁解决。房地产纠纷仲裁是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在房地产所有权、使用权、买卖、租赁和拆迁等方面发生纠纷,经过协商不能解决时,请求房地产仲裁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行政规章、规定作出仲裁的活动。它是一种准司法性的专业化仲裁。房地产仲裁由市、区、县设立的房屋纠纷仲裁委员会负责进行,实行一次裁决制度。房地产纠纷仲裁大大减轻了人民法院的负担。

房地产纠纷的行政解决房地产纠纷的行政解决是指经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调解无效或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又后悔的房地产纠纷,由该行政管理部门对该纠纷进行处理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解决一般经过一级行政决定和行政复议的前提和必经程序。

房地产案件的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进行。行政解决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具体行政活动。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决定果断解决房地产纠纷,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房地产纠纷的诉讼解决。房地产纠纷的诉讼解决,是指人民法院在房屋纠纷当事人和他诉讼参与人的共同参加,解决房地产纠纷的一种方式。房地产纠纷诉讼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发生房地产权益纠纷的平等民事主体,即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房地产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房地产审判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理。行政诉讼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另一方是对前者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房地产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理。无论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实行两审终审制。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两年,最长纷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以上就是关于我国房产诉讼时效是几年的相关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