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来源:网络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相邻权的意义

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动产(包含建筑物)相邻权是普遍存在的,法律设定这种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有以下3点:

1、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不动产(包含建筑物)相邻权的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邻人行使权利时,一方面有权要求对方给予必要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应为对方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便利。只有这样互相支持和帮助,双方对不动产(包含建筑物)享有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实现,从而促进发展。

2、减少妨害,促进便利

相邻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如相邻宅基地通行权、相邻防险关系中的权利、相邻共墙关系中的权利、相邻通风采光权等等。确认和保护这些权利,有利于避免相邻各方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减少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害,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生产生活便利。

3、加强团结,促进稳定

不动产(包含建筑物)相邻权直接涉及相邻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法律确认和保护这一权利,促进邻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照应,互为便利,就能使相邻人之间团结互助的友好关系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秩序长久稳定。

事实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权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小区的所有业主都有权力在公共区域内行使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相邻权的话就不一样了。而且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权一般也联系不到一起,如果是相邻权的话,都是侵犯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部分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司法解释有哪些内容?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是什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